(吉隆坡1日讯)农历新年逼近,许多家庭早已为家居大扫除、重新粉刷及收拾等,整理出一堆用不著的物品该怎办?曾流行一阵子的“以物易物”社交网站再次活络起来,不少市民纷纷在网上赋予物品重生的机会,善用以物易物的便利来“办年货”。
“不用钱的生活”(Live With No Money)是面子书的一个社群,最近两周忽然再度热络起来,它是一个“以物易物”为基础的社团,于去年10月开始创立,从最初平均每天有逾10个帖子,暴增至现在平均平均每天超过200个要求进行物物交换的帖子出现。
这些交换的物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小至小耳环大到需要罗里载送的大型家具都有。由于新年近了,家家户户都得办年货,所以社团内可见民众纷纷清出家中旧物,以换取过年必备食品饮料,包括汽水、年饼和肉干,甚至是蔬菜和米粮等。
有人甚至表示,这次过年有了此平台,根本没花钱就换来许多年货,又能从中清理掉许多旧物,一举多得。
当然,也有不少网民自制年饼,要求兑换其他物品,甚至是以年货换年货的方式进行交换,大家都达到了减少用钱办年货的目的。
雪隆区“不用钱的生活”社团管理员曾智霞指出,好些人在农历新年大扫除时,清理出家里多余的锅、碗碟、咖啡机和家具用品等,要求进行物物交换,这种情况从2个星期前开始尤其明显,估计这种盛况会持续维持至本周的“最后冲刺”。
让旧物品重生
“最近,社团里确实频密有很多人要求换取过年食品和饮料;其中,最多人要求换取的是100号汽水和黄梨饼等年饼。”
“最近我们也开启了一个‘物物交换成功区’的分享平台,里头有很多人分享成功换取年货,促成他们无需在过年期间再花钱购买年货,省了不少。”
曾智霞是在接受《东方日报》记者访问时,如是表示。
她说,过去的2个星期来,每天都有逾百名网友要求加入,由于担心人数过多难以控制,或者有人进行金钱交易,因此就决定把社团封闭起来,因此对希望加入却被拒于门外的网友,很是抱歉。
“目前,已加入成员逾5200人,5000多人相互交换物品已经足矣。很高兴看到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建立起健康与公平的物物交换风气。”
她重申,此组群并非是卖东西或宣传物品的平台,而是一个物物交换的平台;毕竟,要达到“不用钱的生活”在马来西亚几乎不可行,但可以把这个理念不断传开来,让家里的旧物到了别人手上,有了一个重生的机会。
“不用钱的生活”各区面子书链接
巴生谷区——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livewithnomoney/
槟城区——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93060887678953/
北马区——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91548617789614/
新山区——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Bfreecycle/
麻坡区——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4959645512590/
自行承担交换物品风险
针对如何确保交换的物品是否损坏,或不能使用等风险的问题存在,曾智霞称,这方面他们也无法确认,只能交由成员自行承担风险,包括所换物件是否为正品而非山寨。
“但我们还是愿意先相信,前来欲交换物品的人都是善意的,而不存有恶意、欺骗或开玩笑闹事成分。但如何任何成员发现有讯息不正确的帖子,也可以向管理员举报。”
“而且,我们也常常劝请参与物物交换的成员,要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尽量选在公共场合进行交换,以保障自身安全。”
她指出,只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要的东西,说起来容易,但还是太难了,所以这个平台希望推广不消耗太多资源,旧物也可以有再生价值,因此呼吁大家多去翻翻家里的储物空间。
根据本报探悉,城中也有许多民众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的即时通软件,组成小组群“以物易物”群体;如在微信及Whatapps,十多20人组成的小群体,也在朋友间开始互相更换年货,有者做蛋糕或过年糕饼来更换酒及汽水等。
创立3个月吸引5千人
曾智霞表示,“不用钱的生活”早在国外如欧洲等国已经流行很久,而大马以英文为主流媒介的组群及社团,也早已设有“以物易物”的平台。
“在中文媒介的网络社团中,我们不是唯一‘以物易物’的平台,但我们的社团在创立短短3个月来,就吸纳了5000多人的加入,甚至带动其他外坡也跟随设立类似‘不用钱的生活’社团,颇有遍地开花的景象,很值得鼓励。”
“我们不鼓励外州的成员进来,主要的原因就是即使对方有好的物品,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前来交换,难不成还要借助亚航?”
需衡量成本
“不是什么都能用最低廉的东西换得,但成员们可以自身衡量交换物品过程中的成本要求,如开车去一个地方交换也是花钱,而换回来的物品加上运输成本又是否划算,都是组员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她说,“不用钱的生活”社团版主是媒体人,因此一开始的物物交换先从朋友圈起,而初期加入的群体有三大类,一类是媒体人,一类是爱猫人士,一类则是骑脚车爱好者。
她表示,之后,朋友之间互加,让这个网络社团瞬间壮大起来。一开始,蛮多小组成员在此平台互换猫粮,猫粮俨然成为群组里物物交换的“主要货币”。
各州掀物物交换潮
随著雪隆区开设“不用钱的生活”面书小组后,各州也开始掀起物物交换风潮,其中甲州就在本月21日设立“天天不用钱@马六甲”面书小组。
版主林筱薇指出,本身也是“不用钱的生活”面书小组的成员,常在群组看见会员成功交换到心仪物品,深感羡慕,后来有人提出在各地区自行设立类似群组的想法,她便尝试。
“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有些物品已经用不著,丢掉又觉得浪费,结果一直搁置在家的一角,直到坏掉或过期,最后丢掉。殊不知另一边厢却有人在寻找,而得用钱来购买。好比之前有人送我两包红包袋,但我用不著,刚好有人用4双袜子来交换,而我正想买新袜子,这个平台就可完成我的心愿。”
延续物命减浪费
她说,本身目前已交换4样物品,交换过程中,双方都感到特别有满足感。大家通过物物交换各取所需之余,又可以延续物命,减少浪费。
此外,她也透过这个活动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目前群组里已有700多名成员,但交换率仍在慢慢上升中。希望能有多点马六甲人参与,那么就更有意思了。我坚持不能打广告,所以不时会过滤,避免建立此平台的目的被破坏。”
时间地点难配合
成员林秀萍说,目前已交换8样物品,加入小组的原因主要是今年订下“资源重整”的生活主题,希望可以现有的资源创造无限的可能与机会。
“你不要的东西,可能是大家找的宝。我重质不重量,小组上交换的物品包括家电、收藏品和其他日常用品,可省钱、培养珍惜物命的习惯等优点,不过唯一缺点就是有时会遇到时间和地点无法配合的问题。”
不过,她指出,目前有一位在甲市区经营咖啡馆的成员为鼓励更多人参与,愿意将其咖啡馆成为交换定点之一,甚至提供免费饮料,非常难得,希望未来可增加更多定点,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