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日讯)中国出重拳避免了股市危机,但全球最大规模的企业债对中国正在放缓的经济造成的威胁更大,而且也不那么容易解决。当前中国企业债规模达到161兆美元,而且仍在不断攀升。
《汤森路透》对1400多家公司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债规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0%,是美国该比率的两倍,而且在过去5年来严重恶化。
评级机构标普估算,未来5年中国企业债将增长77%,达到28.8兆美元。中国政府影响企业信贷的干预政策主要是为了支持经济增长,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降至25年最低。去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4次降息,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还取消了存贷比上限。
尽管政府希望信贷更多的流向小企业和经济中的创新领域,但这些举措作用并不明显。
“当信贷开闸时,资金流向‘问题’企业或实体的风险也上升,”RBS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分析师路易斯(Louis Kuijs)称。
中国银行业6月新增贷款1.28兆人民币(2060亿美元),远高于5月的9008亿人民币。
政策放松的效果一直是降低短期利息成本,因此用于股市投机的贷款大增;但鲜有迹象显示贷款用在了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上,较长期贷款成本仍然居高不下,银行也不愿承担风险。
在中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下,多数新贷款都流向了众所周知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
“更多新贷款用于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其中一些项目可能由国有企业承接,它们的杠杆水平因此也越来越高,”瑞银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称。
“价格在下跌、营收在减速,在这种环境下,去杠杆化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将导致硬著陆,”汪涛表示。标准普尔预计,到2019年这段时间,中国的公司债规模料将占到全球公司债总额的40%。
但规模还不是唯一的问题。如果允许效率低下的企业破产,那么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效率最高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贷款,从而使债券定价能符合市场状况。
中国政府最近在股市暴跌时出台了系列空前的救市举措。而与解决企业债问题的难度相比,应对股市暴跌简直不值一提。
“相比股市,管理债市可能是更危险的事,因为债市规模更大,而且如果不是关注度很高的违约事件,道德风险将成为重大问题,”美银美林分析师崔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