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由于升学管道畅通,加上奖学金取得容易,国内外大学广开研究所,供给量激增,导致市场难以消化。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港台新马培育出来的本国籍的文史、教育及相关研究博士保守估计已超过200人,从马大、博大、拉大、北大、复旦、清华、南京、南开、浙江、华中师大、厦大、台湾大专院校和新国大等高校培育出来的大马籍博士即可印证数据的可靠性,而目前在籍的研究生少说也有数十人,再加上新设立的院系积极再招生,可以预见的,未来以中文书写论文的本土文史博士的数量将会持续攀升。
学术机构少有职缺
博士毕业,一般上最适当的工作不外是到学术机构任职。但国内七所大专的中文系所,外加上一所民办研究中心,所能吸纳人员仅七、八十人。另外一两百人除了少部份到国外大专任教之外,大部份则因没有适合的单位聘用,只能屈就到独中任教。这种现像在台湾和中国早已浮现。
高等教育发展普及化造成学历贬值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现像。台湾和我国近30年来广设大学的结果,部份大专学府因生员不足而陷入关门大吉的窘境。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不一定保证有出路。因为没有职缺,许多人因为没法取得正式职务而被迫成为流浪学者,只能到不同学校兼课糊口。
在我国,能够与西方学界接轨者比较能够另辟生存空间。因而能到欧美名校进修文史博士学位者,投入就业市场的发展空间就比较大,但到西方国家攻读文史博士学位的费用可不是一般学生所能负担得起,因而涌向中港台及本地大专深造。这无形中也加剧了以中文为研究媒介语的文史博士的供给量,造成了大学生满街走,硕博士如星斗的局面。
再者,国内学术圈已上位者拚命把石头往后搬,而拉高聘用与升迁考核的门槛。可以预见的,将来的文史出身的博士人才就业的机会度愈来愈困难。
从现有的趋势已看出来,进修不能只以满足个人兴趣为目的,求学时期要耐得寂寞之外,更要为将来谋生需要预先作考虑。攻读博士,必须做好心里建设。因为不仅需要耗费精力、金钱,同时也会牺牲与家人共处的欢乐时光,许多博士生都感慨赔上个人的大好青春。
就宏观的规划而言,政府和华社亦可规划协助文史科博士的出路。政府首先须规划国立大学中文历史科的师资需求,然后提供奖学金予以拥硕士资格的讲师在职进修。私立大学部份,每年也须提呈招聘新老师计划,让政府容易整合私校的空缺。透明的统计数据,让有意进行深造者了解本地文史界人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华团大专应整合资源
当然,华人社会本身也可整合资源创造文史工作者的机会。目前国内有一万多个华人社团、1300多所华文中小学,以及一千多座华人坟山,另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华人庙宇。这些团体机构都有等待挖掘的丰富史料可供研究。尤其许多传统华人会馆都拥有丰厚的产业,具备经济条件聘请专人进行文物馆管理运作,资助社群历史研究计划。倘若华团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与规划投入华人社会历史研究工作,我国文史博士的出路就不成问题。
再者,目前国内的马大中文系及华人研究中心、拉大中华研究院,以及苏丹依德利斯大学、博特拉大学、厦大分校、南方大学、新纪元大学、韩江学院的中文系所及华社研究中心应进行资源整合,并与华总、中总、董教总及各大乡团共同规划政经文教各领域的研究工作,举办有份量的学术研讨会与出版期刊。减少各办各的期刊和研讨会,避免现有在学术机构任教的少数学者疲于奔命。
此举除了减少资源错置的情况之外,也可明确化学术人员的研究方向。对于将来有意攻读文史博士的年轻人在择定研究领域时具有参考的意义。华总、中总、董教总及各大乡团与宗亲会,除了订立人才培育计划提供奖学金之外,更可聘用研究人员进行研究计划,为文史博士人才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提升这些华团组织的高度,为提升族群的素质尽一份绵力。
以中文为研究媒介语的文史人才不能无节制的培育。反之应透过讨论与规划,来打开人才就业的渠道,疏导人才谋职的去路。别让“攻读文史,出路稳死”成为文史科学生的魔咒,同时避免十年后文史研究人才出现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