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又近了,而疫情仍未退。还好,随著大马入境管制放宽、隔离天数减少,许多海外游子终于能够在阔别两年后,回乡与亲友团聚,齐庆农历新年。尽管如此,由于各地防疫标准程序不等,对有些人而言,“回家团聚”依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由于马来西亚被香港列为“高风险地区”,从马赴港的人士需要强制隔离21天,加上返马又需再隔离7天,繁琐且耗时的防疫措施仍将很多人阻隔两地。来马定居工作17年的香港厨师区家华,以往每年都会固定返港与家人相聚吃饭,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已经两年错过这顿团圆饭。
而一年一餐饭,几乎就是他与原生家庭所有的联系了。
难忍家里争吵氛围 年少反叛“走佬”流浪
现年46岁的区家华,是隆市丽思卡尔顿酒店(The Ritz-Carlton)中餐厅“丽苑”的行政总厨,擅长烹饪潮州菜肴,并在2005年获得来马工作的机会。
生于单亲家庭的他,后来经历父亲再婚,与家人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他坦言,两年并不是他与家人分离最长的时间。
“我年轻时比较反叛,19岁就已经‘走佬’了,一走就好几年,自己躲起来没有回家。”父母无不希望孩子成材,而这往往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我小时候不爱读书,每次父母唠叨都受不了,我会驳嘴,就会有很多拗撬。我不喜欢这种气氛,所以想要跳出来。”
这段流离浪荡的日子,也让区家华找到自己的热忱所在。
“我那时不懂自己要做什么,做过装修,也打过很多散工,但都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因为过程中无法投入。”回想年幼时,大人都得上班,他和哥哥为了省钱,便在家里做饭给自己吃了才上学。“所以我就问自己,做厨房得唔得,本来想说试试看,一做就做到现在。”
相见好同住难 久久见一面争“埋单”
由于打工的地方离家不远,加上哥哥从中牵线,区家华才在数年后与家人重新联系。“我哥哥告诉我,父亲想见我,在机缘巧合下,大家约出来吃了一顿宵夜,自此之后就尝试去磨合我们之间的关系。”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相见好,同住难。即使亲如家人,若天天见面只会激发更多争吵和冲突,久久见一面也许是更好的相处方式。
“父亲再婚后,其实大家都试过努力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合不来就是合不来。反而现在,偶尔回去找他们吃饭,相聚的时刻少了,自己会更珍惜这段时间,我们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好。现在我来马工作,每年回去一次,就只有那一餐饭的时间可以见到他们。”
因为职业关系,一年一顿的团圆饭,还都不是发生在农历新年期间,大时大节往往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笑说,为了弥补心灵上的遗憾,每次聚餐时,他都会争抢著要“埋单”,还不一定争得赢呢。
“其实家里人都会有个观念,只要大家平平安安、开开心心,每天都可以是过年。而且这份工作身不由己,我们都要养成这种心态,只要能够放假我都当自己在过年了。”
中年方领悟 唯有家人才能带来心安
随著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区家华越发心生“见一面少一面”的感慨。疫情期间,父亲更是入住老人院,手机也不太方便使用,远距交流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想在疫情过后,第一时间回去看他好不好。他已经70岁了,说句不好听的,人生有多少十年,但疫情一来,两年时间一下就不见了。”
走过叛逆岁月,加上在社会闯荡多年,区家华感叹,家人始终才是让人心安的港湾。
“像我这把年纪,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有人会眼红你、排挤你,甚至陷害你,尤其我那么小就跳出来,没有家人关怀,要懂得自我保护,对外人都会抱有戒心。所以我现在会更加珍惜回家的时间,因为跟家人相处感觉是不一样的,家人始终才是最好的,你不用担心他们会害你,可以放松做自己,感觉很安乐。”
现在回头看,会否觉得原生家庭是个缺憾?“其实也不是,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那我就去珍惜。”
除了远在香港的家人,区家华在马来西亚也早已拥有另一个家。
回家团聚 不用等到过年
来马数年后,他结识了来自霹雳安顺的妻子,并在2009年共结连理。纵使过年非常忙碌,但他会在年初九请假,回去帮忙岳父一家人贩卖烧腊、烧味。“拜天公当天,顾客特别多,他们需要有人帮忙斩肉。自己离乡背井,年年待在这里,老婆的家人就等于我的家人。”
说到大马与香港两地在新年习俗上有何分别,他率先想到“捞生”。“香港也有吃鱼生,但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若说在特定节日为了讲求好意头而吃,只在马新一带才有,但这个习俗也开始慢慢趋向世界,渗透到其他有华人的地方,包括香港近几年也有受到影响。”至于年菜,他指出,虽然两地的做法和味道或许会有些不同,但意义都是一样的。
既然身为厨师,每年回到香港时,何不尝试亲自下厨给家人吃?区家华则表示,毕竟那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难以自在地大展拳脚。“但我们都很慎重看待的,连决定用餐地点都会事先争论一番,毕竟一年就只有这一餐饭。”
疫情爆发以来,他都持续在留意香港入境政策何时放宽,希望能尽早补回拖欠了两年的团圆饭,与家人相聚。而这次过年,他也一如往常,将会在厨房的油烟中忙碌地度过。“其实要团聚,我觉得不一定要等到过年,凡是有空闲、喘息的时间,就能回家,回家就能找到团聚的感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