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讯) 骗子冒充新加坡政府人员,谎称调查冒充他人购买保单的案件,退休华校老教师中招,到银行提取30万新元(约99万4167令吉)积蓄,所幸当地银行职员阻止,躲过一劫。
《新明日报》报道,曾在学校任职40年的退休教师蔡女士(75岁)说,她3月24日接到一名自称是“保险人员”的电话,对方说有人用她的个人资料购买保单,每月要缴费900新元(约2982令吉)。
“我当时十分害怕,接著又有另一名自称是经理的人打来,说可以帮我偷偷取消保单,但不能告诉任何人。”
接著,两名自称是新加坡金管局职员的人接连打电话给她,声称要展开调查,并通过视频通话,让蔡女士出示银行账户馀额。
“对方不断洗脑,说是涉及洗黑钱的案件,至今已有900个类似案件。我信以为真,就乖乖听话。”
蔡女士隔天按照指示前往银行,想提取30万新元的毕生积蓄。
“我还按照指示,向银行职员解释是为了买黄金。”
庆幸的是,机警的银行职员及时阻止,让同事进一步劝说蔡女士,才让一脚踩入陷阱的蔡女士幡然醒悟。
蔡女士说,30万新元是卖房后的全部积蓄,一旦被骗走就不知该如何过活,因此对银行职员十分感激。
“银行职员当天也帮忙报警,我也想提醒大众,提高警惕。”
蔡女士说,事发时她独自在家,骗子还再三强调,案件非常机密,必须向所有人保密,包括银行职员。
“当时,银行职员还问我是否可以用支票兑取,我还走到一边偷偷给骗子打电话,因为骗子说不能让他人发现。”
蔡女士也说,银行职员之后协助她拉黑4名骗子。
无独有偶,另有公众也接到与保险相关的诈骗电话。
读者黄先生(59岁,自雇人士)说,他4月下午3时许接到陌生来电,对方称来自新加坡职总,说他有一份保单即将到期。
“我没买过任何保险,对方就催促我1小时内做出决定,否则就直接扣除900新元。”
黄先生感到莫名其妙,加上一时紧张,就询问如何取消,结果电话转接到另一人。
他说,对方让他到职总大厦,不然也可用网上链接处理。
“我常看报纸,知道不能随意点击链接,就立即挂断电话。”
他事后黄先生通过防诈应用程式“Scam Shield”上报此事,发现已有数人举报过同样号码。
另一名公众黄先生(28岁)说,他同样到“Scam Shield”举报骗子的手机号码。
《新明日报》记者根据手机号码上网查询,发现两个手机号码分别被举报过6次和14次,显示类似骗局近期十分普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