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讯)园圃设计被批像坟墓,让附近居民感到“怕怕”,甚至有居民觉得不吉利,特意绕道而行。
这个引发争议的社区园圃设计在蔡厝港弯第672A座组屋旁。有民众近日在面子书发文,指不满上述花圃的设计,直言设计与墓地相似,迅速掀起热议。不少人都对园圃的整体外观和设计理念提出质疑。
根据留言,大部分人认为园圃的设计方正,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甚至有人调侃走过时,还以为是墓地,令人不寒而栗。然而,也有大众认为不应过度解读,认为设计初衷只是为了营造绿化空间,只是效果不尽人意。
《新明日报》记者走访时,受访居民透露,这个被指“像坟墓”的园圃刚完工数月。据观察,园圃四周是草地,下方铺了水泥,总共有21个用水泥矮墙围起来的长方形种植区。其中一个横向的种植区较大,其他的大小相同。另外,园圃旁还有一个外观像亭子的置物区。
住在附近25年的居民吴女士(74岁)称,组屋翻新后,当局加入了园圃,让喜爱种植的居民们栽种植物,然而设计看起来却“很怪”,特别是从楼上往下看时,更像坟场。
“我的朋友看到也说楼下好像坟墓这样,看了不太好。”
另一名居民黄清兰(79岁)则指,或许是种植区的排列过于整齐,才会有像墓地的错觉。
“其实如果围起栅栏,可能就没那么像,又或在平地上种植就可以了。但现在做好了也不可能拆掉。”
居民王先生(60岁)说:“上面又有很多草,看起来更像!我有时晚上走过看了都怕怕,很不吉利,我常常都绕道走。”
也有居民认为,不应过度迷信或多想,觉得园圃日后将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翁女士(72岁,清洁工)就认为,当局妥善利用空地让居民种植怡情,值得鼓励,呼吁其他居民不要多想。
“我觉得设计没什么不妥,不要太过迷信,我一看就知道是种东西的地方。”
另一名居民依斯干达(38岁,灭虫专家)说,他觉得这样的设计很普遍,到时种上绿植或花,看起来就更美了,还能美化环境。
马西岭- 油池市镇会发言人答复询问时澄清, 该设计经过精心规划, 旨在优化有限的空间, 为社区带来更多的绿化效果。
发言人说,园圃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设计, 设计师曾参与多个项目,采用了常见的种植箱设计,将种植空间最大化,并提供了更多且更大的功能性种植区,这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此外,园圃还设有不同高度的种植箱,确保能够满足轮椅使用者的需求,让所有居民都能共享这一空间。”
发言人表示,欢迎社区成员参与共同建造园圃,志工的种植和绘画活动预计于明年初开始,也鼓励居民在园圃完成后前来参观。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