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热内卢13日综合电)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这话来打量残奥会赛场,的确,每个运动员的背后都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令人唏嘘的磨难。造化弄人,命运不公,残缺的肢体就在诉说这样的不幸。
然而,当大家面对面地接触残疾运动员时,所感受到的并非生活的悲情。相反,他们的笑容和坦诚,让人觉得再去渲染苦难都有些一厢情愿。在这个社会中,残疾人并不希望别人觉得他们要依靠“既不幸,也不行”而生活下去,他们更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咱们都是一样的人。正如里约残奥会开幕礼反复强调的主题——每个人都有一颗心,残疾人身体是有不便,但内心世界是否健康、饱满,更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机会去实现自我价值。
尤其是在里约残奥会比赛现场,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精彩,无时无刻不带来感动。在这里,运动员们堪称“超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可是实际上,要栽培一名残疾运动员踏上成功之路,并非容易的事;而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心”缺一不可,即爱心和耐心。
举例来说,大马田径三雄莫哈末里祖安、莫哈末吉雅和阿都拉迪夫在本届残奥会风光摘金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心酸?
据大马国家体育理事会总监拿督阿末沙巴威透露,相比之下,这些残疾运动员往往需要比普通运动选手付出更多的时间、耐心和努力,也需要得到旁人如教练和培训员等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其实开始时,他们的父母都害怕将孩子交给我们,尤其是有学习障碍问题的孩子;因为,这些父母都担心孩子们很难被控制。”
“但实际上,我们却有不少这方面的专家能够给予协助,尤其是在运动方面。”
可是,沙巴威也承认,要栽培一名残疾运动员成材,却比照顾10名正常运动员困难。
“首先,我们要顾这些残疾运动员的感受,毕竟相比正常运动员,他们的想方亦比较敏感;所以,负责训练他们的教练,也必须是一位很有耐心和爱心的人。”
截至目前,大马代表团在本届残奥会赢得3枚金牌,这亦是国家体育理事会自2007年开始,9年来针对残疾运动员实行高效能表现计划后所取得的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