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5日讯)马六甲董联会今年除了成立微型华小发展工委会,也成立华教基金小组,希望逐步筹集基金,用来推动与提升教育素质有关的活动、同时为学校提供紧急援助。
该会主席萧汉昌指出,除了上述用途,相关基金也可以支援各项制度发展与学校所需。
“华教基金目前已完成设立团队的程序,并进入初期试跑阶段,成员们秉着支持华教,维护母语教育的精神。我们期盼社会各界继续给予支持,让这项机制成为守护华教的重要后盾。”
同时,他说,州内65所华小中,今年已有39所的学生人数少过150人,占总数的60%。微型华小发展工委会希望通过系列活动,加强对这些学校的关注与“扶一把”。
“工委会将汇集董家协、校长及社区的力量,寻找务实可行的出路。微型华小的生存和办学有特色,也决定了甲州华教的发展前途。”

他强调,希望那些原本是A型或B型的华小,但学生人数已经跌破150人的学校董家协,积极参与工委会抱团取暖,提升学校素质。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不让本州的任何一所华小,因人数式微而被关闭。”
他是今日在代表大会上致词时,如是指出。出席者包括该会署理主席杨应俊、副主席拿督陈展鹏、黄梅燕、房有平、总务杨才国、副总务蔡明彪、财政陈书森等。
另一方面,萧汉昌透露,今年是甲州董联会创会70周年,他们已经规划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出版《马六甲州华教发展-史料汇编》、筹款晚宴、资深华校董事长办表扬会2.0等。
“《甲州华教发展-史料汇编》将收录甲州从1815年开始,华校发展的轨迹、华小与中学相关的教育专题报导等。我们希望透过这本刊物,不只是记录过去,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会上也一致通过7项提案,包括要求政府及教育部重视临时教师制度,增拨经费以填补全国师资短缺问题。临教制度不仅能迅速应对教师人力不足,也可作为培训合格教师的重要管道,避免学校长时间申请无果的困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