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0日讯) 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透露,大马野生动物保护局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接获6万6825宗涉及野生动物的投诉,相关财产与农作物损失高达4650万令吉。
他指出,有关投诉所涵盖的物种包括猴子、大象、野猪、马来亚虎以及马来膜,其中柔州就有多达近8000宗投诉,造成约700万令吉的损失。
“在已落实的野生动物袭击损失援助计划中,2023年发放将近100万令吉的援助金,其中有40%用于柔佛州,今年有关计划的拨款将增至150万令吉。”
聂纳兹米今午推介柔州人象冲突特别行动对话会后,向媒体这么表示。出席者尚有柔州卫生与环境行政议员林添顺、新邦令金国会议员兼文律州议员拿督斯里哈斯尼、大马半岛野生动物保护与国家公园局局长拿督阿都卡迪以及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副秘书诺珊。
聂纳兹米指出,近年来柔州频繁发生野象闯入村庄或是垦殖区的事件,造成财务以及农作物损失,甚至危及民众性命,让柔州政府针对人象冲突设立特别工作小组,采取积极解决野象与人类冲突的先导措施。
他续说,该部也通过野生动物局实施多项政策,包括成立柔州大象保护区、推行大象群体卫星圈监测计划、建设电围栏系统、制定国家大象保护行动计划等。
“政府与园坵种植公司合作设立21个‘野象食物库’,减少大象进入油棕园觅食的情况,降低冲突风险。”
另一方面,聂纳兹米提及,野象并非唯一造成冲突的野生动物,该部也采取其他对应措施保护其他物种,例如聘请原住民、退伍军人以及地方社区担任护林园,加强打击非法狩猎的行为,特别是保护马来亚虎。
针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聂纳兹米坦言,道路、铁路以及农业地的开发切割了森林区域,导致野生动物难以迁徙或觅食。
“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中央森林脊柱计划,以建设更多野生动物走廊,确保它们的生态链得以逐步恢复。”
与此同时,聂纳兹米在活动上提及,大象是2010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下完全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其活动范围区域在10公里至250公里之间,惟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中发现,大象在我国的生存空间已减少68%。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