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6日讯) 由于补贴本地白米至今仍未上市,商家与消费者只能转向价格较高的进口白米,对于消费市场至今仍未见补贴本地白米的踪影,受访杂货商透露,虽然补贴本地白米计划已落实,但供应有限,相信本周内会陆续供应市场。
柔佛州京果杂货商联合会总务黄国玮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每公斤2令吉60仙的白米补贴计划,甫于3月1日开始落实,相信在本周内陆续会有供应。

他解释,每间零售店的配额有限,供应商每周仅提供20包10公斤装的补贴本地白米给每家零售商,因此供应量并不多。
“以我经营的杂货店为例,由于我有4组供应商,每周应该能获得80包10公斤装的补贴本地白米。”
柔佛州京果杂货商联合会会长黄荣河受访时透露,市场上这类本地白米供应少,主要是因为品质较差,口感较硬,导致销量不佳,商家普遍不愿大量进货。
他说,这类白米主要是用来制作米粉的原料,政府推出此计划,目的是帮助低收入群体减轻生活负担。

“但我所经营的杂货店,并没有售卖这类白米,因为顾客早已习惯购买进口米。”
稻米与白米监管总监拿督巴德鲁希山早前透露,从3月1日开始,总计2400万包补贴本地白米,将以每包10公斤26令吉在西马
半岛的市场上销售。这些本地白米将依照规定程序,以每位户主两包的形式,出售给40万个贫困家庭,包括7万7000户赤贫家庭。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