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珍20日讯)为庆祝拉曼理工大学成立55周年,校方特别邀请本地导演李世特拍摄纪录片《红砖:拉曼人的故事》,丹绒比艾区国会选区日前举办了全国首场广邀公众共同观赏《红砖:拉曼人的故事》电影放映会。
拉曼理工大学(前拉曼学校)是由马华公会于1969年创立的民办大学,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辉煌历史。拉曼理工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要力量。
《红砖:拉曼人的故事》电影以回顾当年华人子弟为了教育奋不顾身的精神为主题,让更多人了解拉曼理工的创办历程与精神。
为了向更广泛的群众传递这一精神,丹绒比艾区国会选区日前举办了全国首场广邀公众共同观赏《红砖:拉曼人的故事》电影放映会。活动吸引了超过1000名观众参与,一同见证拉曼理工创办的艰辛与成就。
该放映会由马华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日昇,以及马华北干那那州议员陈勇鸣共同发起,并获得SSB集团创办人拿督黄世务及笨珍黄氏公会会长拿督黄种文的共同赞助。
.jpeg)
在放映会上,黄日昇表示,一直以来,马华坚持政治归政治,教育归教育。教育不应该被政治化,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马华要努力捍卫,不让教育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够获得素质高的教育。”
他强调,教育是国家未来的根基,应该超越政治立场,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拉曼理工大学最初的成立理念,是为了给予华裔及非土著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
在纪录片《红砖》中,拉曼理工大学的创办背景屡次被提及,当时正值社会动荡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马来西亚刚刚从殖民统治中独立,国家的教育体系正从英语转向马来语。
这一过程虽然提升了民族认同感,但对其他族群,特别是华人群体造成了深远影响。由于语言政策的改变,大量学生无法通过英文或国文考试,从而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拉曼的创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创办人敦陈修信(马华公会第二任总会长)与丹斯里许启谟(马华前署理会长)意识到,这不仅是为华人提供教育机会的问题,而是通过教育为全马来西亚青年提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他们的初心与坚持,成为拉曼理工大学最初两年建设历程的核心驱动力。
此次放映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拉曼理工大学的创办历程,也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和普及优质教育的深刻思考。这部电影的发布,不仅是对拉曼理工历史的传承,也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反思与倡议。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