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珍17日讯)民主行动党北干那那州议员兼柔佛州委杨敦祥认为,行动党要重返布城,急需针对所有以马来人为主的国州议席作深入分析,找出各个选区的优势、弱点、危机和前景,有效地争取马来选票,并配上华印裔基本盘的支持。
他说,该党近日出现两股论争,无论是所谓的“华沙派”或“英沙派”,各自立场如何,归根究底显示出该党领袖在509登顶后,接下来何去何从的忧虑以及反思。
“我认为行动党除了以鸟瞰的视野,从宏观角度探讨党的未来;也必须以地面的观察,落地分析行动党在竞选的每个马来选区的工作项目和成绩。这包括平日的组织运作、选区面子书社媒的经营、文宣的操作等,来检视一路走来的不足。 ”
杨敦祥今日以“换位思考、在地经营—— 对行动党未来的反思与探路”为主题发表文告,提出上述看法。
他直言,党内还是有不少领袖存有迷思,认为火箭旗帜在马来区不吃香,平时就省事不经营,反而把大多时间用在固守华人区。
“纵然行动党高举多元政治的旗帜,号称代表全民马来西亚,但一到选举,行动党在马来选区还是相对依赖盟党。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走出舒适圈,在地深耕马来区,才能突破瓶颈,摆脱华人政党的紧箍咒。”
他说,一个普通选民的政治倾向,是由他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逐步形成。他接触过的马来同胞,其实更在乎的是:YB其实为这个地方做了哪些事?
他认为,行动党领袖必须手脚运作,一手写文告,双脚踏入社区深耕。唯有如此,才能把理念和现实结合,在实践中,让人民看到知行合一,让人民体会行动党的理念。
“没有持续性的在地深耕,只窝在舒适圈高谈阔论如何多元政治、摒弃身份政治云云。大选杀到的时候,平日在孟沙咖啡馆出入的YB候选人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沿户拜票,就难免会吃闭门羹。一般选民的基本感观是:平常连人影都不见,大选才来套关系?再加上对行动党即有的偏见,要获得乡区马来人支持,自然难上加难。”
他举例,去年8月,行动党在亚依淡宣布启动十周动员,以备战即将来临的闪电大选。8个月后,大选似近似远之际,口号动员后的实际工作,似乎没有展开。
“十周动员期一过,你说华裔铁粉或潜在的马来支持者的心里如何看待?政治斗争以及选区的耕耘,不能单靠选前政治动员和轰炸式的口号文宣。日复一日的实干付出,往往更容易获得选民的好感,尤其是大城市以外的马来人。”
杨敦祥也提及,该党在第14届全国大选上阵的国州议席当中,马来选民占多数(即50%以上)的共有15席。该党在10个胜选议席当中,得票率的前三名分别是雪州的杜顺大(52.5%)、雪州的双溪比力(51.7%)、北干那那(51.6%),有6个选区的得票率不过半。
“玻璃士的知知丁宜州议席、彭亨的浮罗马尼斯州议席、彭亨的金马仑以及柔佛的亚依淡国会议席以微差落败。其他则获胜。北干那那是唯一出现一对一对垒局面的议席,其馀则出现伊斯兰党加入的三角战局面。 ”
他说,下届大选,行动党能不能继续赢下这些胜选的马来区,能否在落败的选区翻盘,将决定未来行动党的政治版图。
他以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的“短板理论”为例,行动党若能克服本身的短板,在地深耕乡区,打破马来人将火箭视为华人政党的刻板印象,就能突破瓶颈,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