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1日讯)对大部分新山人而言,每年要过了柔佛古庙游神活动,才算过完农历新年,今年因新型冠状病毒炎疫情,拥百年历史的柔佛古庙游神活动第三度停办,让老新山感到失落不己。受访文史工作者却认为,这是一个观察新山华社如何应对古庙游神历史上第三次停办的难得机遇,更能让每年参与游神的新山人反思古庙游神的核心价值。
本地文史工作者莫家浩主张,柔佛古庙游神活动的发展历史并非一成不变,若拿早期的游神与现在的游神相比,例如从早期游神雇用印裔同胞或失业汉来抬神轿及抬大灯照明,到现在万人空巷,以及造型设计独特、具吸睛的花车,足见变化非常大。
“游神活动在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停办的先例,1932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第二年,以及1941年日军侵占新山时就分别曾停办两次,虽然前两次停办都是受战争间接及直接的影响,但今年在对抗新冠病毒疫情下停办,这也算是与病毒对抗的战争。”
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观察新山人尤其是新山华社及主办游神活动的新山华团如何应对这次的疫情,以及对未来游神活动的影响,例如以后的游神活动,人们是否都适应了新常态,自发性戴著口罩的习惯下参与游神?主办方是否会在现场提供洁手液等。
莫家浩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对于古庙游神停办,发表上述看法。
另外,他也认为,既然今年无法游神,但也可以观察游神主办方如何在必须兼顾游神传统精神下,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顺利防疫及完成庙内的传统仪式。
当被询及对大部分新山人而言,每年要过了古庙游神活动才算过完农历新年。莫家浩认为,今年游神活动停办对大部分新山人来说难免遗憾,但这也是一个让新山人反思游神的核心价值的机会。
对参与游神活动多年的老新山而言,今年的游神活动停办虽感到失落,但所幸庙内传统仪式仍能进行,在疫情下,这不失为折衷的解决方案。
从小就参与游神活动的陈锦发(72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从小在新山市区直律街长大的他,从童年开始就接触游神活动。
对他而言,游神活动并不只是一个传承华人传统文化的节庆活动,也是每年与外地好友相聚及认识国外好友的地点,因此难免感到失落及可惜。
“既然避不开新冠病毒疫情,那么也只能接受(停办游神活动)。”
陈锦发担任柔佛摄影协会会长,每年的古庙游神活动,无论是在义兴路行官,或是柔佛古庙,总会看到他拿著相机跟随著游神队伍,不停拍摄一张张精彩的瞬间。
他回忆,柔佛摄影协会自1964年创会以来,热爱摄影的他与其他同好会员跟随著古庙游神队伍包括耶耶亚哇洪仙大帝庙舞龙队,在新山几条老街游行,穿梭拍摄。
“虽然间中有中断一段时间,但1986年后,就一直参与至今,差不多30多年了。”
他透露,早期只能拍到黑白照,加上当时的相机感光技术有限,一般上很少拍摄晚间的众神夜游,即使是白天在柔佛古庙,也必须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拍照。
“但随著科技进步,如今的相机感光技术也一日千里,加上数码摄影的普及,以及游神活动照明足够,夜拍游神也相对没那么困难。”
热爱参与游神活动的新山人黄先生(33岁)分享,他之所以热爱游神活动,主要是童年时就已经接触,认为这是一项必须传承下去的文化。
他本著热爱及希望把游神活动传承下去的想法,也开始热衷于参与华团活动。
他笑言,今年游神活动停办,让他变得有点无事可做,但也难得让他有更多时间在农历新年期间做自己的事情或是与家人好友相聚。
“往年这个时候,我都与其他华团会员忙著筹备游神活动,在最忙的时候,甚至要忙到凌晨时分,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反而今年这个时候,因为游神停办,会感到比较闷。”
但他表示,没有对今年古庙游神活动停办感到特别失落,毕竟疫情下,他也认同今年的游神活动不应该对外开放,以免人群聚集造成疫情扩散,危害他人健康及安全。
询及对未来游神活动的期许,黄先生希望,未来的游神活动能注入更多其他族群的表演元素,同时也能让更多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大戏等穿插在游神队伍、花车、或是恭迎台,以便让游神活动更多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