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6日讯)父母长期不在家,智能手机成了孩子唯一的陪伴,大城市里的“留守儿童”成为手机成瘾的高风险一群,当手机一步步侵蚀孩子的生活,甚至诱发许多犯罪活动,情况令人堪忧。
随著智能手机普及化,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手机的“俘虏”,尤其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一头栽进网络的花花世界,被手机控制了人生,甚至行为出现偏差。
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至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
城市关怀协会主席李凌利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如今年轻一群手机成瘾现象非常严重,从5岁以上至青少年就有许多人有手机成瘾问题,尤其大城市地区情况更严重。
“像新山很多父母都在新加坡工作,或是一些单亲家庭,孩子一个人在家就是对著手机,手机成了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一个他们逃避现实痛苦的地方。”
她说,孩子不用手机就无法跟上时代,但当孩子一昧把手机当作避风港,手机就成了侵害青少年身心灵的“毒”,他们在手机里究竟做了什么活动,父母难以得知。
“手机降低了犯罪的门槛,网上赌博、网恋、手游、色情网站及网上毒品交易等无孔不入,防不胜防,青少年在好奇心或寂寞驱使下,往往难以抵挡诱惑。”
她举例,过往该会都会半夜到非法网络赌博机中心场突击青少年,但如今只要按一按手机随时可赌,根本防范不了。
“如今手机的资讯又快又广,父母根本来不及教育孩子,孩子就对所有资讯照单全收。”
她说,沉迷于网络赌博的孩子,往后甚至会转而成为“卜基”,成为犯罪集团的一环。
“现在讲求的都是速度,很多青少年做事少了耐心,无法坚持,甚至不愿付出劳力,很多人就是因想赚快钱而陷入泥沼。”
放下手机 陪孩子认识世界
手机成瘾源于孩子的空虚与不安感,父母应以身作则放下手机,陪伴孩子认识世界。
城市关怀协会主席李凌利指出,许多父母忙于工作,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打发孩子,令孩子养成习惯。小时候孩子也许只是沉迷于看卡通,但当孩子到了好奇世界的年纪,事情就变得难以控制。
她认为,父母应该要负起责任,一开始就与孩子良好沟通,限制他们玩手机的时间,并引导他们培养其他爱好。
“父母可以带孩子出门运动,增加家庭互动,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能安排他们工作,年纪小的则可参加才艺班,至少有一段时间可以放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