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日讯)“弥陀宝忏法会暨千人感恩素宴”大会主席拿督叶必健指出,在大马佛坛,僧人年老的安养计划是空白的,而祈园修心院的创立是为了填补这一块的空白,而承先启后,为出家人提供舒适的安养环境。
他说,在佛教的制度,僧人理应受到在家居士的供养,尤其晚年的僧人更应该无需对医药、饮食、住宿而担忧,安心于自身的修行为重。
他表示,在新马佛教界,出家人为少数,分散于各地,就显得供养资源匮乏,信徒能力不济,法师们还必须为其道场一切的经费开销所担忧,到处奔波,为庙务而忙。
“(法师们)到老都不能退下,好好的为自己人生最后的阶段安心下来。更不要说生病了,可能连个照顾自己的人都没有。”
叶必健是于日前出席由马六甲祇园修心院,以及武吉波浪佛学会联办的“弥陀宝忏法会暨千人感恩素宴”上致词时,如此表示。出席者包括祗园修心院监院传惠法师等。
僧人年老归宿
他说,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兼祇园修心院创办人广品长老,长铭于心田的殷望,就是创办祇园修心院,让为佛教宏旨奉献一生的僧尼,在他们踏入年迈岁月后,身体健康衰退而能获得专业医疗护理及安心于自身道业上的一个晚年归属。
“假以时日,当祇园成为退隐高僧云集之地,将来必然会是新马佛教圣地的另一个座标;也是万众来朝,寻访及供养善知识的一个座标。”
此外,马佛总甲州分会主席智达法师高度赞叹广品长老的慈心悲愿,通过设立祇园修心院,让弘扬佛教的僧尼,在年老体弱时,能有一个符合佛教体制之晚年归属,在这获得专业的医药护理,以及安心于自身道业。
他表示,创办祇园修心院,能够为年老体弱之出家众提供四事供养,是一项神圣的任务与艰巨的长远使命,护持的功德更不可思议及思量。
广品长老也在现场挥毫“知恩报恩”墨宝,并由黄延鋆以1万令吉标下,再捐回予祇园修心院。
甲州行政议员郭子毅也拨款3000令吉予祇园修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