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物资较为贫脊的年代,人们总是传达著物尽其用的美德观念,东西坏了就送修,以便能够继续使用;衣服穿不下了就交给弟妹继续穿。
物资越来越丰盛,消费文化也开始有了转变,电器坏了就丢弃,手机出最新款就购买,车龄老了就换新车。其实这些商品若能改装或维修,不但能延续它们的生命,也能达到环保的功效。
同一件物品,对一个人来说是垃圾,但对另一个人来说是黄金。环保小铺业者王思怡(30岁)强调不要浪费及物尽其用的理念,觉得让旧了、坏了的物品重生、重卖的环保概念值得推崇,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买卖二手商品及将二手衣物改装成创意手工物品,以实际行动提倡环保概念,延长物品寿命。
王思怡表示,她开设环保铺,经营概念是希望大家不要浪费,达到物尽其用的层次,重修改造的二手物还可转卖,这也是她与合作伙伴李丽眉(29岁)所达成的共识,同时也希望能吸引到拥有相同理念的人欣赏这些二手物品。
牛仔裤制成手工包
“其实这门生意赚不了大钱,每当接受到大量二手商品,还需进行分类及清理,虽然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我一路以来是一直抱持著提倡及推广环保概念,所以才坚持走到今日。”
她说,由于其父母从事纺织业,因此她深知衣服成本,所以从小就不喜欢时尚及名牌商品,相信这也是促成她走向环保之路的开端。
“开设在峇株巴辖区高峰广场的环保铺,不主打销售二手商品为名,我与合作伙伴强调的是销售环保物品,吸引一些持有相同环保理念的人士,将二手商品转售给我们,因此走进店里的顾客有些是供应者,有些同时也是消费者。”
环保铺所销售的物品,包括二手衣物、古董、包包、电器及玩具等,店内也有售卖用牛仔裤所缝制而成的手工包,这是由王思怡设计,再由母亲一针一线缝纫出来。
民众的环保意识日益高涨,但环保绝非高喊口号,身体力行及简朴思想,降低对物质消费的需求,才是人人为环保尽一份力的开端。
王思怡坦言,由于担忧二手货是“死人”物品或非新品、非贵货,致使一些人对二手物品打退堂鼓,使得环保二手物品市场无法火热起来。
开设环保铺已有一段时间的王思怡已婚,育有2名孩子,她曾有好几次想放弃一手经营起来的生意,工作时间长、回酬不多,甚至遭遇冷嘲热讽等打击,让她身心备受煎熬。
“长时间的工作也让我没有时间、无法照顾好家庭。有时会遭人冷嘲热讽这门生意不赚钱。”
王思怡说,二手物品在华人市场热不起来,因为华人的刻板印象是忌讳二手物品是否是死人留下来的遗物,有些人也会认为二手物品肮脏、不是名牌货。
她庆幸,另一个生意伙伴总是默默在付出,她负责门市销售,两人互相配合及扶持。
“我也有经营二手环保商品网卖生意,未来也将继续攻战这块反应不错的市场,希望未来环保二手品能受大众所认同。”
古董二手衣物受欢迎
王思怡透露,该店所售卖的商品以古董及二手衣物较受欢迎,主要顾客群是巫裔同胞及外籍人士。
“我未专注在哪一个顾客群,只要是有需要及支持环保概念的人,自然会前来店内挖宝,譬如以牛仔裤所制成的手工包包,相当受欢迎。”
王思怡表示,环保铺内所售卖的古董如黑胶唱片机,如今不再只是怀旧商品,有时候会吸引古董爱好者前来购买唱机及黑胶唱片,重温旧式唱机所播出优质的音乐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