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保健意识提高,我国有机专卖店于过去10年蓬勃发展,单店或连锁店纷纷开业,无论是升斗小民或大企业均投入此领域。
有机领域与别的行业有别的是,不少经营者本身是重症患者及高龄人士,旨在传达及分享健康理念才加入此本大利小的行业,因此在成本有限下,约一半的业者都未设有库存及销售系统,迄今仍衍用传统手写作业方式,消费税执行日越来越近,业者均感到无所适从。
有机店除面对业者之间的激烈竞争,近年来也面对霸级市场或超市加入有机产品市场战围而受挫,生意量开始下滑。基于有机保健产品将被征收6%的消费税,这促使原本价格高昂的有机产品,面对另一轮价格上涨,令业者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
据了解,在我国有机店领域有个不成文规定,在盈利差额有限下,业者还需自动扣除10%的售价予客户,因此在执行消费税后,一些年营业额少于50万令吉的业者若没注册为消费税商家,则需自行吸收来货所需支付的6%消费税,这将让原本盈利已不高的业者更雪上加霜。
购买力已下跌30%
乡山健康食品有机店业者谢捷逊表示,他经营有机店十多年,第一次感觉到市场的“寒意”,消费税让业者无所适从,基于他本身一向都是手记方式作业,因此若要登记为消费税商家实为一种苦差。
他说,其店营业额一年未达至50万令吉,因此仍可选择是否登记,但有机产品批发商已表示将会征收6%的消费税,如没有登记他需要自行吸收6%成本,这将降低盈利,让生意更难做。
他指出,若市场情况继续恶化,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再加上无法应付消费税的制度,他开始考虑结束营业,以另一种方式经营。
“经济不景,顾客购买力已下跌约30%,除了固定顾客及癌患外,一些散客均减少购买高价位的保机产品。”
谢捷逊指出,有机店多采取薄利多销方式,在过去一向以来各有机店都会扣除10%优惠予顾客,扣除经营成本及租金,净赚也仅介于10-15%,“目前最大的困扰,业者对消费税也一知半解,同时也不了解有机店的日常用品如有机米海盐黄糖是否也需要被征税。”
有机产品不在豁免名单
税务专家杨培安博士表示,一些没有在消费税豁免名单内食品,都必须缴交消费税,有机产品及保健品不在豁免名单内,因此在有机店买产品是必须支付6%消费税。
他指出,政府规定年营业额超过50万令吉的公司必须进行消费税注册,年营业额在50万令吉以下,则不被限定务必进行消费税注册登记,但业者可成为自愿注册者。
他说,只有注册成为消费税商家,业者才能索回被征收的进项税(InputTax),否则业者则需自行承担,这将会提高业者的经营成本。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一般上对于年营业额低于50万令吉的小公司,则需自行考量登记及不登记的优劣势,即登记是否对自己有利。
“登记的优势是业者可索回被征收的进项税,惟欲登记业者必须要了解自己是否能有效管理帐务,因消费税帐务必须每3个月提呈,一旦延迟就会被罚款。”
杨培安也指出,若一些领域的市场不大,一般上业者的年营业额都低于50万令吉,那业者就应该与同领域行家探讨,是否一起登记成为消费税商家。
“因登记成为消费税商家的业者,才能向顾客征收消费税及索回被征收的进项税。徜若大家在同一个领域,有登记的业者多收6%消费税,无登记业者的产品售价上虽比同业少6%消费税,但他就必须自行承担6%进项税。”
至于年营业额达50万令吉,不管任何单位都需要做消费税注册的登记。
传统手写作业 50%店家不愿登记消费税
U-LIFE市场公司(马)业者余思豪表示,其公司酵素产品主攻有机店市场,基于很多有机业者都属于老辈居多,全马至少有50%店家是采用传统的手写作业,因此现在有机业者面对的困扰是,谁愿意承担6%的消费税?
“很多业者都不习惯用电脑记帐及登记存货,若登记为消费税商家则必须改成高科技系统,这导致很多业者均不愿登记,纷要求批发商勿收费6%消费税,但批发商不可能承担这笔费用。”
他指出,以他跑动有机店市场的经验,现在有机业者都感到茫然无绪,“有机市场越来越竞争,盈利也不高,加上明年消费税将落实,至今已有2家有机店向我表示将选择结束营业。”
他说,市场上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去适应消费税政策,基于行情不好,属于高消费的有机产品,相信明年生意量更受影响。
绿禾养生坊创办人陈秋菱表示,目前她对有机必需品是否征税感混淆,基于有机店盈利不大,因此业者是无法吸纳客人的消费税。
她认为,消费税执行后短期内会影响有机店生意,惟相信有机食品消费者都是以健康为主,会购买有机产品终究会消费,长远来说影响不会很大,她对有机业前景依旧乐观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