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诈骗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从早期的致电通报中巨额奖金的“电话诈骗”,到以甜言蜜语让人陷入骗局的“爱情包裹”,再到假冒执法人员用涉及罪案为由恐吓民众转移存款的“澳门骗局”;尽管警方曾多次公开不法之徒的手段,惟日新月异的诈骗手段,却仍令民众防不胜防。
除了上述数种类型的诈骗手法外,如今更有不法集团凭借著科技优势,冒充及盗用银行官方号码向目标发送含有链接的短讯,以需更新线上银行个人资料否则将被停权使用为由,诓骗不知情者提供资料,再进一步取用个资从中盗领民众积蓄,令后者血汗钱瞬间化为乌有。
据一名陷入骗局的受害者王小姐(26岁)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自己在事发时接获一则由银行官方号码“68833”所发送内含有链接的短讯,内容要求自己更新线上银行资料,否认账号将在24小时内被停权使用。
她指出,基于短讯源自银行官方号码,因此才放心点入链接,并依照指示填写线上银行帐号、密码、真实姓名、电话号码及住家地址,而在提呈资料后,银行官方手机应用程序亦弹出资料已更新的提示。
“银行官方手机应用程序弹出了需进行苹果手机脸部扫描(FACE ID)验证的提示,但经过扫描后,银行里的7200令吉存款就被转入另间银行的不知名户头中,全程不出15分钟。”
她透露,自己在去年毕业,并远赴首都就业,辛苦存钱就为了母亲医药费,惟仅因一封植有链接的短讯,就让努力付诸水流,而自己已就此向警方投报,同时电邮及传真予两间涉及银行寻求协助。
仍未被老千普及使用 钓鱼式攻击诈骗新趋势
“有关诈骗手法被称之为钓鱼式攻击(Phishing),尽管仍未被不法之徒普及使用,但在未来或将成为新一轮的骗局趋势。”
据一名隶属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部的高级查案官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透露,钓鱼式攻击是一种冒充及假藉信誉卓著的公司或是个人名义,以取得目标重要个人资料的诈骗模式,往往被用于电子邮件或是短讯上。
“尽管警方针对类似案件所记录的宗数,不比其他罪案数据来的高,但却有逐渐增长趋势。”
“类似诈骗手法需要一定的科技技术支援才能实行,因此尚未被不法之徒广泛应用。”
他指出,尽管如此,已掌握有关技术的不法集团却已“占尽先机”,在民众未深入了解干案手法前狠捞一笔。
“受害者损失金额动辄数千,更有者被盗领多达数十万令吉。”
改来电号码及钱驴户头 破案阻碍
“网络协议通话技术(VOIP)及钱驴银行户头,是警方破案的最大阻碍!”
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部的高级查案官在受询时坦言,警方在接获有关投报后,即著手开始展开调查工作,惟却往往因为不法集团使用网络协议通话技术,而令警方失去案件线索。
“不法集团使用相关技术,可将原有电话号码任意更改至其他号码,以让受害者的手机上显示为来自银行,甚至是警察局的来电及讯息,而让其混淆最终上当受骗。”
他指出,当警方进行电话号码反向追?时,往往却发现有关实际用于诈骗的号码已成空号,甚至无法查出注册者的个人资料。
当询及是否有银行职员涉及其中,他表示,经警方调查后,证实并未有相关可能性。
“警方此后会转朝款项汇入的银行户头进行调查,但却发现大部分持有者因欠债,早已将户头售出,或转交他人做为抵押,最终变为代罪钱驴。”
他表示,接收银行户头的人士中,包括借出高利贷的大耳窿,而他们将统一搜集银行户头,再以每个户头300至500令吉不等的价格,售予不法集团,借此谋取暴利。
接短讯链接先查明真伪
“民众在接获任何置有链接的短讯前,都应该事先查证真伪,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位受害者。”
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部高级查案官指出,民众在接获类似指不经由特定链接更新个资,银行户头就将被停权使用的讯息时,不应自乱阵脚,急忙点入填写个资,因该举动将正中不法集团下怀。
“民众在接获相关讯息时,应主动联系银行热线,向内部职员求证短讯真伪,方采取下一步行动。”
他表示,民众亦可就此联系警方,以取得协助。
“此外,民众还可在面书上搜寻及关注警方针对网络罪案所开设的官方账号‘Cyber Crime Alert Royal Malaysia Police’,以了解不法集团的最新干案手法,从中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