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留马华话剧文史资料,沈国明发起“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与心向太阳剧坊创办人之一的孙天洋一同展开搜集史料的工作。

戏剧是活化石,是现实社会的写照。百年来的马来西亚华文戏剧运动,反映了战前英属马来亚到马来西亚成立至今,政、经、文、教的发展。适逢马来西亚华文话剧诞辰100周年,“心向太阳剧坊”特邀国内外戏剧界、文学界及学术界,逾30位专家学者来马交流。

“话剧”早期称为白话戏、新剧或文明戏,是推动马来亚到马来西亚社会进步的先锋武器。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已故文史学家方修认为,这一年奠定了马华戏剧的萌芽。马华话剧发展迄今拥有百年历史,见证了战前唤醒侨民的“中国魂”,到战后唤起马来亚的民族意识。从当初的“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思想观念转换,马华话剧是华人所保存的文化符号。当代历史故事透过话剧在无数的呐喊和战斗中传承下来。

心向太阳剧坊主席沈国明在中国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就读博时期,参与国30场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与许多海外戏剧工作者交流。他说:“中港台戏剧工作者对新马戏剧的文史深感兴趣。在抗战时期,来马来亚讨生活的人会透过演话剧筹钱。可惜的是该年代的戏剧历史鲜为人知。”

看见马华话剧文史逐渐流失,沈国明于是发起了“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与心向太阳剧坊创办人之一的孙天洋一同展开搜集史料的工作。沈国明透露:“在很多文献中也提及新加坡的话剧历史,却很少记载马来亚的话剧历史。其实早在1907年清末,当时的歌仔戏所演绎的是封建思想、民俗神话的剧情。当代的知识份子不多,孙中山便利用话剧当成是宣传工具,宣扬政治理念于民众。20年代初,华校需华社筹款方能经营,学生们纷纷演绎话剧,这也带动了当时的剧运。”

他续道:“我们在搜集史料的过程发现,早在战前(1942年前),演话剧就是要唤起社会救国爱国的意识,马来亚就有超过2000个大大小小的剧团存在,我们找到了其中400至500个剧团的确切名字。”走访全马各地,沈国明收集了许多被人遗忘近一世纪的文物。

历时一年的抢救马华话剧史料运动,2019年适逢马华话剧100周年,沈国明希望能在这别具意义的日子透过研讨会,与戏剧工作者及爱好者一同深入了解马华话剧的历史,再现我国人民的集体回忆和故事。此次国际学术会议是百年首次大型的研讨会,来自新马、中港台、日本及泰国的专家学者将分别探讨马华话剧的发展史、剧本创作、表演方法、戏剧传播和各种戏剧艺术形式的探索。沈国明呼吁:“史无前例的国际研讨会相当难得,希望有更多人能前来参与交流。”

心向太阳剧坊除了挖掘剧本、剧照、演出特刊和剪报,早期的戏剧如歌剧、谐剧、话剧等,也流行录制成唱片发行。
心向太阳剧坊除了挖掘剧本、剧照、演出特刊和剪报,早期的戏剧如歌剧、谐剧、话剧等,也流行录制成唱片发行。

纪录及保存,是一种传承及宣扬

沈国明从事戏剧行业已有20年经验,对话剧有独特的情义结。他指:“话剧对我而言不是玩票性质的工作,是更重大的使命。我们应了解老一辈在话剧的历史,不然这些文物及人物会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搜集史料刻不容缓。”

沈国明坦言当他发起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时,身边的人都不看好,甚至冷嘲热讽。“有些人认为以前的话剧呈现形式很粗糙,没有艺术美感可言,没有必要追溯过去,反而做好戏剧才是最好的传承。我认为作为戏剧圈子的人要知道戏剧的根,纪录及保存文史,是一种传承及宣扬。”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经费也是一大挑战。另外,他透露搜集文史也暗藏挑战。话剧在1970年代相当活跃,话剧不像电影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但它的感染力却也不小。它被用于为弱势发声的道具,因此中国九成都是官方剧团,政府单位对话剧严正以待。“1974年马大华文学会原本要上演的《春雷》被迫取消,当中的灵魂人物也被捕囚禁将近8年之久。当我们找到了解或参与当时话剧的前辈,他们都很害怕及抗拒与我们分享。”

今年7月,心向太阳剧坊一行人远赴泰国友谊村寻找戏剧史料,左起余志康、沈国明、余金艾、孙天洋和火军。
今年7月,心向太阳剧坊一行人远赴泰国友谊村寻找戏剧史料,左起余志康、沈国明、余金艾、孙天洋和火军。

对沈国明而言,话剧不是玩票性质的工作,是更重大的使命。
对沈国明而言,话剧不是玩票性质的工作,是更重大的使命。

“1960、70年代还经历了马共时期,在老一辈人心中蒙上了白色恐怖的阴影,他们也担心早期参与话剧为政府政策宣导,现在谈起会惹上麻烦,也担心是仇家的后代来寻仇,因此我们吃了很多闭门羹。”沈国明续道:“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解释和相处,取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同,这也是我们搜集史料的功课。”

一路上沈国明与团队不免面临低潮期,但今年国庆日发生的一起意外事故让他加快了搜集史料的速度。“我们听说彭亨林明的图书馆中有很多话剧剧本和文献,国庆日前夕,我们计划到那儿采集资料,都已经约好了当地官员和负责人了。岂料国庆日当天林明发生大火,我们去到的时候图书馆已成废墟,那些文物也被烧毁。”史料在民间,再不收集就可能没机会重见天日了。

文字记载当代戏剧人事物

沈国明这些年撰写了近40本关于话剧的论文书籍,历经一年的搜集史料,他希望未来能将这些采集到的剧本及文献都汇编成“马华话剧历史丛书”。“我们都在创作当代的舞台剧及艺术作品,掌声反应很好,但刹那烟火,很少以文字记载这个年代所发生的人事物。我希望能用文字去保留这些事迹。”谈及梦想和计划,沈国明说:“这些历史记载不仅是话剧,我希望儿童或校园戏剧史也能编排入书。包括这些年参与演出的人物及剧团的简介、报导等,这些都值得被记载。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打造戏剧文物馆。以前的戏剧以写实剧为主,更贴近当代社会的真实面貌,我希望能藉著书籍及文物,让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马来亚到马来西亚话剧的发展史。”

沈国明采访上世纪70至80年代歌舞剧团表演者,左起谢玲玲、黄凤凤、翔云及吴峰。
沈国明采访上世纪70至80年代歌舞剧团表演者,左起谢玲玲、黄凤凤、翔云及吴峰。

活‧动‧资‧讯

12月20日
晚上7时30分(开幕礼)

12月21日
早上8时(4场学术会议)
晚上7时30分(心向太阳迎向20纪念晚会)

12月22日
早上8时(学术会议)
早上10时30分(圆桌会议)
中午12时(闭幕礼)

地点:吉隆坡旧巴生路“珍苑国际酒店”(Hotel The Pearl Kuala Lumpur)
电邮:[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电话:016-2322693/ 016-2071565
面子书:心向太阳剧坊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非正式成绩】努鲁依莎击败拉菲兹 赢下蓝眼署理主席之战

阅读全文

努鲁获9803高票击败拉菲兹 公正党由安华父女领导

阅读全文
示意图

不吃甜也会得糖尿病! 营养师推“3天然食物”稳血糖

阅读全文

从4.309到4.233 令吉兑美元大反攻!

阅读全文

【LIVE】安华总结 公正党代表大会

阅读全文

【LIVE】公正党新任署理主席努鲁依莎 Nurul Izzah 总结

阅读全文

纠结与甜蜜 同居1.0之第100天

艺术廊

没有2019年的甜蜜收场,2020年的璀璨怎样登场呢?这个岁末有叶伟良编导的同志爱情舞台剧《同居1.0之第100天》伴你...

阅读全文

线上线下 双轨并行—南瓜工作室

艺术廊

在大马剧场领域,每一年新人辈出,但留在戏剧圈发展的年轻人却不多,更别说是成立新的剧团了。今年5月,5位志同道合的年轻剧场...

阅读全文

打破框架贴近人群 人人人鼓剧场

艺术廊

在鼓团中,有不同节奏的敲击乐;在剧场里,有戏剧、有舞蹈、有音乐。“人人人鼓剧场”既有鼓团特色,也有剧场元素,两种形式的结...

阅读全文

异中有同 两地交流

艺术廊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国关系紧密,文化异中有同,在艺术交流方面,更为作品增添两地艺术家的特色与元素。URBN.SENI在吉隆...

阅读全文

《那扇门》 探索门后的故事

艺术廊

“眼前是一扇又一扇的门,有可见的也有见不著的,或只有自己见得著的。”这次,让绿精灵剧团创办人兼《那扇门》导演吕俊霖带你走...

阅读全文

这一次,我们“同”话鼓事

艺术廊

曾在面子书看到三大种族一同玩乐器的影片,虽然各自弹奏,但彼此的默契和欢愉的氛围让人感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背景是艺术表演...

阅读全文

“鼓”“舞”静心 《四面观音》体验平和共鸣

艺术廊

观音普渡众生,幻化成不一样的人物来度化人间。《四面观音》以李瑞强的静心之舞和“灵魂震动”的静心之鼓,在动态与静态之间的能...

阅读全文

写实剖析女人心 女人最痛之四朵金花

艺术廊

继《男人最痛之20 30 40》,Team聚团今年10月迎来了《女人最痛之四朵金花》,有别以往诙谐的叙事手法,更写实、更...

阅读全文

《手谈坐隐》 从剧场看社会博弈

艺术廊

棋局吸引人之处在于每一步都是棋手的计算,落棋背后都有意图和目的。棋盘非黑即白、对局鲜明、以多为胜。但现实中是否每件事都能...

阅读全文

《见红》舞台剧 揭开家庭疮疤

艺术廊

看见红色,你会有什么感觉?警告、危机感、欲望?10月11至13日,由资深剧场人程守明,联合第13届剧艺研究会结业生呈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