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前倒数计时(下篇)
报导:刘思敏
病倒后治疗费、照护费像黑洞,若是还能活很久,我们的存款、保险能够确保接下来的日子无忧吗?理财规划顾问(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吴赟杰指,有94%国人投保不足,原因除了抱持侥幸心态,大多是基于对机制的不了解。再者,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金援,保险只能解决前期的燃眉之急,却未必能保障往后的生活。他认为,唯有及早理财,才能从容应对突发状况。
所谓理财,前提是必须要有财可以理,贫穷是一种恶性循环,富的人愈富,穷的人愈穷在资本主义社会已是无可逆转的事实。翻开报纸,经常见到清寒家庭因家人罹患慢性病或是遭遇意外而需要外界援助,而这些家庭大部分在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前就已生活在贫穷线以下。
在探讨如何为自己预留一笔医药费用前,吴赟杰强调:“生活在贫穷线以下,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家庭,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财务规划,而是利用其他管道增加收入。”他接著说:“这些人之所以穷,并不全然是因为他们懒惰、不努力工作,而是缺乏高阶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缺乏职场竞争力。”
中层人士更需理财
根据在2016年至2020年间落实的《第11大马计划》,以家庭月均收入把国民划分开来,可分为“顶层”20%(T20),“中层”40%(M40)及底层40%(B40),吴赟杰指:“最需要进行财务规划的是中层人士。”他挑明,许多人误会了所谓的财务自由,事实上,是否达到财务自由不以赚取的收入定夺,而是取决于开销是否低于收入。“一旦对金钱的观念出现偏差,无论赚多少钱,都会觉得不足够,花费随著收入增加而逐渐庞大,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也无法自制,陷入信用卡债务。反之,收入较低者因负担较少,更有机会达到财务自由。”
吴赟杰把财务规划分为3个主要部分:累积财富、承担风险和遗产分配。“这是一个循环。‘累积财富’除了储蓄也包括投资;‘承担风险’是指发生意外时享有的保障,这里我们说的是一般人购买的保险,但对非常富有的人来说,这一层顾虑或许不存在;至于‘遗产分配’,辛苦赚来的钱若没有承袭,就无法形成一个循环。”
投资理财:学会管理风险,别百分百依赖中介
吴赟杰多次强调投资的重要性,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难以预算究竟要储蓄多庞大的金额,才足以应付失去工作但仍必须不断支出的病后生活。“先不说生病,大部分人的想法皆是退休后靠存款和公积金生活,但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大幅度延长,存款和公积金是否还能保证生活无忧?”
“不愿面对风险,是吃亏的。”吴赟杰直言,“胆怯来自不理解,再者我们受到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认为投资风险高,会导致破产,得不偿失。但比起把钱放在银行,选择可信赖、风险低的单位进行投资,较能保障无忧的生活。”他进一步解释:“银行有马来西亚存款保险机构(PIDM)保障,基金有信托人监管,大马的股票交易也禁止‘放空’(Short),或称融券,即是预计股票会下跌而向券商‘借’自己未持有的股票。在诸多管制下,因投资失利而难以翻身的例子其实并不多。”
当然,他也不忘提醒:“无论什么事,都有风险,就像开车,遵守规则就能避免意外,最重要的是当事人要懂得管理风险,过程就像种树,不能播了种子就置之不理。”他点出,把财务管理和投资事项完全交托给中介是大部分国人犯下的错误,“你自己必须了解,对方才没办法欺骗。”
保险理赔:厘清保障方能买对保险
同一个原则,必须同时应用在保险的选择和购买上,吴赟杰指,大部分人误以为:买了保险,就代表已获得保障。他透露:“94%国人投保不足。”那是否加值就能提高保障?他摇头,并说明保险是分散风险的机制,架构建立在大数法则(Theory of Large Numbers)上,计算事情发生的机率和可能性,并依赖这个法则釐定保费,以便在保险期限内所收取的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及其他费用的开支取得平衡。
而受保人考虑的是意外发生的概率,以及假若发生事故,所造成冲击的严重性。“购买新手机也能加购保险,但有的人要加,有的人不,经常被偷的人会首先考虑购买,再来则是考虑严重性,若真的被偷了,是不痛不痒再买一个的心态,还是恍如天塌下来般严重?回到医药课题上,命只有一条,相等于无法承担的风险。”
然而,保险也分成好几种,买对保险才能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获得实际的保障,吴赟杰说明:“一般上分为人寿保险、意外保险、疾病保险和医药卡。人寿保险在受保人过世或是面对终生残疾时,协助免除贷款,亲属无需继续供车供房,另外也确保受保人的孩子在成长期间,获得足够的教育费。意外保险相对来说,是较便宜的一种,主要是在意外发生后获得理赔;疾病保险为36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提供保障,而医药卡是一般时候进出医院时一次性的一笔赔偿。”
莫期待从中获利
吴赟杰特别提到储蓄保险,“因为投放的钱较多,投保人觉得为了供这份保险搞到自己很穷很辛苦,但其实获得的风险保障并不大。当中的现金价值(CashValue)无法随时变现,也无助于投保者解决即时困难。”
年轻一辈通常已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但仍有许多五六十岁的中年人不被保险保障,一来是早年保险并不如现在“流行”,我们的父母辈对它缺乏了解,再者就是抱持侥幸心态,认为有馀钱应该储蓄,而不是“送给”保险公司。吴赟杰用汽车保险做比喻:“买保险不能想著要从中获利,就像车险,不可能因为买了保险,于是希望发生意外,就算意外真的发生了,也只能用作弥补损失,不可能期待获得更多的回酬。”
吴赟杰也不忘提到马来西亚社会保险(SOCSO),根据大马社险法令,无政府和私人界员工都获得社险保障,法令强制雇主向社险登记,“工伤或是失去生存能力,如罹患糖尿病、癌症或是面对残疾,都能在医药费和孩子的教育费上获得理赔。”他鼓励民众向相关单位了解详情,尽可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理财教育遏止财务困境年轻化
撇开投资和保险不说,大马政府医院的低廉医疗费用在国际上享有美名,国民也不至于发生付不起医疗费用而被迫放弃治疗的惨事。吴赟杰说:“和很多国家相比,大马的医药费尚算可负担,政府医院为包括B40在内的所有阶层的人士提供医疗服务,费用非常低廉。举个最靠近的例子——邻国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就相对高昂。”也因此,新加坡每人每年平均花费2400美金(约1万578令吉)投保,网络上最常搜寻“Insurance”(保险)这个单词的国家,狮城亦榜上有名。
吴赟杰坦言,大马人在财务规划上普遍需要再教育,他亦不时举办免费讲座,致力提高醒觉,并希望进一步著手于中学生及小学生的理财教育,以期遏止财务困境持续年轻化。另一方面,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汲汲营营劳碌一辈子,一心以为储蓄足够应付退休生活的当儿,可曾把罹患慢性病的风险计算在内?扣除用作稳定生活的存款和公积金,是否还有一笔钱足以应付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