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执政以来的诸多表现留下了“讨好不了马来人选民,还会惹怒非马来选民,最终两头不到岸”的说法,这种本是假设性的分析,在丹绒比艾国会议席补选化为现实。
第14届大选时希盟借著反风刮起确实打了漂亮一战,然而掌握了中央和州执政资源,希盟的丹绒比艾补选打得非常难看,所获选票只达26.3%,输掉包括华人区在内的所有投票站,甚至在128个投票渠道中,只赢得其中一个。
在华人选票大幅下跌,又争取不到马来选票的情况下,希盟在丹绒比艾尝到两头不到岸的苦果,取得了第14届大选后最为糟糕的补选成绩,或许在希盟领袖的设想中,虽然马来选票难以增加,可能还会下跌,但在华人选票加持下,还不至于输得太难看,首相敦马哈迪也坦言,国阵以1万5086张多数票大胜,始料未及。
诸多国内课题已对希盟不利的情况下,柔佛州务大臣发生纠纷,加上在关键竞选期爆发行动党和土著团结党基层不和,公正党内斗等,对形势失去了主导和管控,看不到希盟对丹绒比艾采取有力策略,一如执政以后被巫伊牵著鼻子走的情况。
上台执政18个月,取消《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庇护争议性宗教司扎基尔、参与马来人尊严大会等,让人感觉在面对巫伊合作、极端右翼时处于弱势和妥协;同时还走向比拼种族主义路线,强硬推行爪夷文字单元、更新莱纳斯稀土厂运营执照、拖延承认统考等问题。
毫无良策来拆解全国性课题,无止境消费华裔选民支持,路线越走越模糊,希盟领袖还对丹绒比艾补选的成绩始料未及,显然是与民脱节,错估了选民的情绪,尤其是华裔选民的愤怒。
丹绒比艾补选统计显示,希盟在华人区平均流失近36%选票,首次在华人选票上落败于国阵。华裔选民真心支持国阵吗,我看未必,更多的是意在教训希盟,发出“把你送入布城,也能够让你输”的声音。
希盟以多元种族路线起家,多年来吸引了非马来人支持,也渐渐赢得部分马来人的心,失了根的希盟,没有了特色,还可能会留著支持者吗,当被形容为国阵2.0,希盟要如何自容?这可是他们所推翻,最为不齿的政权。
距离第15届大选还有3年半的时间,政局诡谲多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希盟应尽快找回本色,勿置支持者于最痛的选择中,不想选国阵,但还能选择希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