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本周日迎来惊心动迫的一夜,彩虹花园一处油站发生骇人命案,一名男子遭不明凶徒以利器攻击,复以车辆两次追撞。事件发生后,有人将事发过程影片发布上网,迅速获得网民转发,凶徒遭人谴责手段凶残之余,民众也对事件发生时人们竟然只顾录影而不伸以援手,直言社会冷漠。
实际上,若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检视,事故现场越多人,向需要救助者伸以援手的人会更少,这是典型的群众集体反应。
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比伯蓝登(Bibb Latane)及约翰达利(John Darley),在过去曾进行有关旁观者效应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两人通过大学共用宿舍,请人扮演癫痫症发作时,有多少人会伸出援手的结论。
研究显示,若只有一人发现事态紧急,85%的人会主动伸出援手。相反的,若有4人同时发现扮演者癫痫症“病发”,则“病发者”只有35%的机会获得旁人施以援手。
此外,另一项疑似火患发生的研究也支持了这项分析。即当某处门缝冒烟时,旁观者越少时,会有75%的围观者会想办法了解情况,旁观者越多,人们挺身而出的机率则下降至38%。
社会学家将上述行为原因归纳出以下几点,这包括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影响结果、多数人忽略及责任分散。简单来说,当意外发生时,旁观者越多,人们会更加小心评估自己有意作出的行动,并和其他人作出比较,以免出现难堪局面。
此外,在群体生活中,人们对于彼此行为会作互相模仿,换句话说就是羊群心态。当现场没有人主动施以援手,其他人大多也会袖手旁观,以免产生“违和感”。
另一方面,人们也倾向于从他人的行为中为自己寻找下一步行动的讯息及依据,若有人上前施援,明确的讯息就是:“有人需要救助”,从而确定其行动的线索。
最后,则是最发人深省的“责任分散”行为。旁观者越多,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其他人会施援而选择冷漠以对;即便最终等待援助者不治,没有施援者的内疚感会更少,这是由于大家都认为彼此都该负上责任。
“旁观者效应”推出40多年以来,已成为心理学中一门严谨的理论,然而近年来去开始面对挑战,其中有人指社会未必冷漠,因为如今集体做好事者不在少数,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也常被人传诵。
但无可否认的是,集体做好事的无非是有人登高一呼,进而成为救援主力,站在施助前线的人还是曲指可数,可见旁观者效应依然有其合理的之处。心理学研究指,造成旁观者效应的四大原因是人类难以摆脱的恐惧心理,然而“难以摆脱”,不代表人们应该就此妥协而不寻求突破。
千百年来,各宗教均倡导人们路见不平应挺身而出,面对危难要相互援助,可见如何摆脱群众心理是从古至今的难解习题,但突破心防达致助人为善的也大有人在。当人们刻服群众心理对周遭不再冷漠,或许关爱的社会就由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