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达棕油提炼厂操作泄漏臭气引起居民反弹,经在野党带领群众示威抗议后,引起柔州政府关注。柔佛卫生、环境、教育委员会主席阿育嘉米尔亲临现场巡视,毕竟大选要到了,可不能让在野党拿了“彩头”。
根据阿育的说法,有关油棕厂的建设最初不获柔州环境局的批准,惟厂方上诉至环境局总部,最终获得建设批文。然而厂房建设运作后仍不断引起环境问题,柔州环境局过去两年向厂方发出18封警告信。
对于厂房设施多处不符资格,阿育无奈指批文是中央权限,柔州政府“反对无效”。这无疑令人难以接受。毕竟,对于土地和地方管理权限,都是在柔州政府管理之下。
中央政府即使批准油棕厂的建设,柔州政府如果不同意,依然能行使权力不发放土地,进一步限制资方的建设计划。若说厂商地段是私人土地,州政府则能以征地手段来阻止建设计划。边佳兰石油化工计划已显示,若政府决心征地,更本没有任何方面可阻止政府行事。
此外,若说关闭厂房超出环境局权限,则州政府可祭出地方政府管理条例,长期冻结厂房运作,直至厂方达至州政府标准。然而实际上,目前厂方执照只吊销90天,显示政府未尽全力。
以上并非空口白话。以边佳兰华人义山迁坟为例,州政府甚至可以动用警方包围义山山头,以公权力封锁的方式来对付手无吋铁的反对居民,因此当局如今若说在利民达棕油厂上事件上“方法用尽”,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人民。
另一方面,若说柔州环境局是遵循布城环境局总部意志,让厂方按照原订计划建厂,那如今厂方设施未达总部要求,则柔州环境局采取行动责无旁贷。由此可见,在利民达棕油厂事件上,柔州政府实在不该惺惺作态假扮无辜。
在柔州,以经济发展之名,而行破坏环境的经济计划太多。从柔佛河沿岸的18家油棕厂,至边佳兰石化计划、到“新加坡旁”新兴屋业的填海(最新动作是砍树),无一不是对环境造成冲击的经济操作。这显示,在州政府经济发展概念中,环境保护仍然排在次要。
然而,政府以破坏环境推进的经济发展,是否真能使人民受惠,是令人质疑的一点。边佳兰石化大计上,受惠最多的其实是当地地主,并非普通的草根人民。州政府当将边佳兰石化大计造就5万个就业机会挂在嘴边,却不肯明确告知5万就业机会中,多少是外劳?多少是专业人士?而其中,又有多少是当地居民?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前者应被视为重中之重。毕竟社会无法永续发展,再高的经济发展指数都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