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30日讯)马华霹雳州宣传局主任锺镇鸿针对交通部长陆兆福推动的自动安全警觉系统(AWAS)提出质疑,要求政府公开系统升级成本、招标程序与运作机制,以数据透明为前提推动政策,避免重蹈自动执法系统(AES)时期的争议,沦为“现代无声陷阱”。
锺镇鸿发表文告指出,国阵政府于2015年将AES从私人公司收归国有,正是回应社会对私营化执法系统的反弹。然而,希盟政府不仅未兑现“废除AES”的竞选承诺,反而耗费公帑将其升级为AWAS。他质问:“此次系统升级究竟花费多少预算?是否经过透明公开的招标程序?会否如电动车电子车牌(E-Plate)般存在程序瑕疵?”
他强调,交通部有责任公布全国AWAS设施的建造成本、部署进度,以及未来是否设有定期发布执法数据的机制。“若以道路安全为名推动政策,政府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不是让民众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接到罚单。”
他指出,旧版AES摄像头体积庞大、设置明显且靠近时有多面路牌提醒,有助于驾驶者提早减速,发挥预防交通事故的功能;而现今的“昌明版摄像头”则被隐藏在细长黑色立柱内,夜间更难辨识。他批评,这种设计已从“提醒预防”转向“执法优先”,使许多驾驶者在收到罚单前毫无察觉。
“如果AWAS真是为了提升安全,为何必须将摄像头藏起来?这还是道路安全措施,还是另一个开罚单的工具?”他进一步指出,系统新增的360度监控、双向拍摄与区间测速功能,虽属技术进步,却也可能演变成“无声高效掏空人民荷包”的手段。
他强调,政府必须正视公众对系统技术可靠性与执法数据准确度的担忧。“AWAS的设备是否经过认证?是否曾出现误拍、误罚的情况?一旦发生争议,人民是否有申诉或上诉的机制?若没有独立机构审查与申诉管道,将严重侵害人民权利。”
他建议交通部设立独立监督单位或民间参与委员会,确保系统运作不偏不倚,所有违规记录必须具备充分证据,并提供合理解释与申诉期。
此外,锺镇鸿指出,国内多个路口的闯红灯摄像头早已损坏却未修复,形同虚设。“AWAS是否会步此后尘?谁来承担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责任?是否有明确的监督与问责机制?”
他警告,若政府仅依赖外包承包商负责系统安装与运作,恐导致权责不明、设备失灵、执法失准,最终削弱公众对道路安全政策的信任。
他强调,马华一向支持任何能提升道路安全的政策,但前提必须是以透明、公正和民意为基础。“从AES到AWAS,人民看到的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执法方式变得更隐蔽、更无预警。交通部必须向人民证明AWAS确实能降低车祸率,而非沦为敛财工具。”
他呼吁交通部召开跨党派会议,全面公开AWAS系统的规划、招标过程与数据管理制度,并重新检讨摄像头的设置逻辑,恢复“醒目提示、预防为先”的设计精神,以回应“昌明大马”倡导的透明、公平与关怀原则。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