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6日讯)针对马来亚大学(马大)于2025/2026学年大幅调涨直收管道(SATU/Direct Intake)学费的决定,马青中委林锦贤严正反对校方将教育商品化,并谴责此举严重背离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加剧教育不公。
他发表文告指出,学费暴涨加剧社会不公,冲击本地优秀学子。马大医学系学费从29万9200令吉暴涨至50万令吉,涨幅高达67.11%,其他科系如法律、工程等亦同步调涨。如此涨幅远超通膨与学生家庭收入增长,校方却未提供具体计算依据,更未说明资金用途是否用于提升教学设施或师资水平。
他说,许多通过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及预科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因大学招生系统(UPU)的固打制不公,被迫选择SATU管道入学,却需承担全额学费。据马大新青年数据,35%的SATU学生来自B40低收入家庭,学费清零政策(3日内缴清5位数费用)更迫使他们借贷甚至休学。
他指出,教育应是全民权利,而非富人特权。马大作为国立学府,竟将学生视为“提款机”,形同商业机构谋利,严重违背公共教育初衷。
他也说,校方决策黑箱作业,漠视学生权益。学费调涨决策未纳入学生代表参与,校方财务报告亦未公开,导致学生与家长对资金流向一无所知。马大新世代揭露,校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质疑22亿令吉储备金去向。
他指出,高教部对STPM学生的录取名额长期不足,迫使优秀生转向SATU管道,变相承受经济剥削。
林锦贤呼吁校方应撤销2025/2026学年学费涨幅,并公布历年学费用途及UM Holding财务状况。同时,高教部需监督马大运用2025年180亿令吉拨款,确保优先用于降低学费及改善教学资源,而非管理层行政开支。
他促请校方改革录取制度与学费政策,废除UPU固打制不公,增加STPM及预科班学生的录取名额,减少对SATU管道的依赖。与此同时,校方需取消学费清零政策,允许分期付款,并提供B40与M40家庭专项补助。
他表示,校方应善用UM Holding平台,与企业合作推动研发成果商业化,增加校方收入来源,而非依赖学费调涨。我国高等学府应参考国际公立大学模式,通过校友捐赠、产学合作及政府补贴多元筹资。
也是马华霹雳联委特别事务主任兼马青木威区团团长林锦贤强调,校方应建立学生参与决策机制,未来所有涉及学生权益的决策,须纳入学生代表协商,确保程序透明公正。
他说,马大作为大马最高学府,应肩负培育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的使命。
他也呼吁校方与高教部正视学生诉求,摒弃短视敛财手段,真正实践“教育为民”的承诺。唯有坚守公平、透明与问责,方能留住人才,推动国家长远发展。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