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8日讯)太平峇登福全宫中华五祖拳龙狮团经过8年“磨剑”,专心致志学习罕见青狮技艺,于今年正式出狮,成为太平迄今唯一有舞青狮的狮团,开创太平狮坛新格局。
在我国较盛行的舞狮是南狮或称醒狮,而外形威猛,舞法独特的青狮则较为罕见。
太平峇登福全宫醒狮团在35年前成立时仅舞南狮,并在8年前进一步引入青狮,丰富化太平的舞狮文化活动。
该狮团诚邀来自峇株巴辖,新加坡和麻坡的师傅,专程前来太平传授技艺,同时将狮团名称易为峇登福全宫中华五祖拳龙狮团,经过8年培训,今年获得师傅点头,在农历新年正式出队表演。
峇登福全宫中华五祖拳龙狮团负责人黄炳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该团青狮是由新加坡普忠庙林保但师傅引进。
他说:“20年前在机缘之下,大宋三忠王兄弟庙展开交流活动,而林保但师传也在观察多年,在机缘成熟下,8年前将青狮引入本团,林师傅目前也是大宋三忠王福全宫古庙的坛务顾问。”
他介绍,青狮是一门将武术融入舞狮技法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有很高的观赏与人文价值。
他说,1916年,来自中国的五祖拳宗师干德源,在巴生设立国术医馆,传授五祖拳、正骨医学及舞青狮,于是,五祖拳和舞青狮开始在大马和新加坡萌芽和发展。
“目前,在我国和新加坡开枝散叶的青狮,主要传承自中华五祖门,而峇登福全宫醒狮团也配合引进青狮,而易名为福全宫中华五祖拳龙狮团。”
他表示,青狮造型与舞姿别具特色,不论是神诞、节庆、开业、进宅、迎神、迎宾或赛事等盛会,都可邀请青狮表演助兴。
“传统上,民间视舞狮能驱邪镇妖、驱灾除害、迎祥纳吉,添福平安,所以,邀请青狮光临表演,配合锣鼓声、鞭炮声,以及群众欢乐气氛,增添节日的喜气洋洋。”
不过,黄炳全直言,南狮较易学和易上手,然后就能出队表演,但舞青狮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武术基础,技巧动作比较复杂,需耗较长的时间来训练。
他说,演练之时首先要学习马步,将弓步、马步、虚步、仆步等运用自如,再完善掌握七步三战拳,确保能灵活舞动青狮。
“舞青狮的技艺较难掌握,技巧动作比较复杂,表演者需要用五祖拳的拳术或十八般兵器和青狮进行对战表演,而舞狮者必须是要有良好的拳术基础,并运用于青狮才能够展现狮子威武与勇猛气势。”
他感激来自峇株巴辖,新加坡和麻坡的师傅这些年来车舟劳顿,不辞劳苦前来太平传授技艺,让该狮团传承舞青狮技艺,也欢迎有意在节庆邀请青狮表演单位,与该狮团接洽。
同时,他指为了推动区内舞狮活动,该狮团计划明年举办舞狮观摩会,与各狮团进行交流,促进联谊。
白眼眉青狮被视为技艺高超老狮
峇登福全宫中华五祖拳龙狮团负责人黄炳全指出,舞青狮活动起源于福建泉州,并分白眼眉和黑眼眉青狮,其中,白眼眉被视为技艺高超老狮。
他说,以前中国闽南地区流传俗语:“青狮白眼眉,要打任你来”,显示眉毛雪白的白眼眉青狮,属于有份量青狮,而黑眼眉则代表年轻的狮子。
此外,他提到,由于推广青狮的团体少,狮头需求量不高,所以,很少人掌握造型独特的青狮狮头制作手法,以致在我国的市面上难以购得青狮狮头。
“我国较盛行的舞狮主要是南狮,南狮狮头除了可从中国引进,本地也有不少人擅长制作狮头供应给狮艺团体。”
他指出,在我国,制作青狮狮头者,一般是五祖门的老师傅、弟子,或表演青狮的团体自行制作。
“以前,制作青狮狮头是以纸张混合浆糊,一层又一层糊个七八层在模型上,现在很多改为在模型上敷上混合溶剂的工业玻璃纤维,更显耐用。”
此外,青狮面谱每个部分都有不同含义,为了方便传承,曾有同门将青狮面谱意义记录,内容如下:
圆周得寸一零八,英雄好汉聚一堂。
青赤白黑脸上彩,一年四季好收成。
正气王字双眉间,巍峨三山额中立。
头顶五雷冠五岳,武林各宗一家亲。
双道白眉眼上扬,五湖四海任遨游。
两把刀眉左右摆,南北二京相辉映。
双耳双边四山在,王下三画十三省。
湖海笔上会三江,滔滔洪流千古颂。
忠言无讹三八合,口含二一正义持。
金睛红眼镇妖孽,日出东方一点红。
青袍加身一八尺,群策群力护河山。
五祖拳术携手传,愿我中华万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