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6日讯)淡水鱼养殖业者声称,之前的行动管制令致使许多种鱼被淘汰,以及受到绵长雨季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鱼苗短缺,连带市场上的淡水鱼量锐减,供不应求。
业者指出,近来,数种淡水鱼如白须公、金凤鱼(也称红非洲鱼)、非洲鱼及巴丁鱼等供应短缺,有者甚至“有钱买不到”。
太平水产养殖业者黄再兴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在之前的行动管制令期间,很多培育鱼苗业者因为鱼苗滞销,蒙受亏损,被迫将种鱼或母鱼脱售。
他说,在疫情改善,市场开放以后,酒楼与餐馆对淡水鱼的需求大幅提高,但市场上却因为缺乏种鱼繁殖鱼苗,以致鱼苗短缺,养殖户无法养殖更多的淡水鱼应市。
“酒楼和餐馆对白须公和金凤鱼的需求很高,所以,现在,市场上缺乏金凤鱼与白须公,尤其是肉甜又滑嫩的白须公,甚至有钱也买不到。”
他告知,由于鱼苗抢手,价格也已调涨,例如,3寸的白须公之前每条18仙,现在涨至40仙。
他补充,基于淡水鱼供不应求,所以,市场上的价格水涨船高,然而,养殖业者的批发价却只是略涨,以致在经营成本节节挺升的情况下,苦苦支撑。
“养鱼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增高,例如鱼饲料从行动管制令前的每包50多令吉,涨至现在80多令吉,再加上鱼苗价高、员工薪资高,但业者利润却不高,以致许多业者心灰意冷,黯然结束生意。”
他补充,养鱼业需承担很多风险,一旦天气反常,分分钟导致鱼类集体缺氧翻肚,所以,很多业者选择收盘,使养鱼业沦为夕阳行业。
另一名水产养殖业者温能强说,水产养殖业者在近期开始面对难以获得鱼苗的问题。
“之前的行动管制令,导致很多培育鱼苗的种鱼被淘汰,同时,雨季、员工及技术问题,都是造成鱼苗供应短缺的原因。”
他说,绵长的雨季影响鱼苗培育,不论是淡水鱼或咸水鱼苗的供应都受影响,而且价格调高。
他告知,目前,市面上的非洲鱼、巴丁鱼及松鱼等供应锐减,价格略涨,在接下来的斋戒月仍会再调涨。
他提到,我国的鱼饲料主要依赖进口,价格也节节挺升,这也是造成水产涨价的原因。
水产养殖业者黄再兴表示,呼吁政府设定淡水鱼最低价,一旦淡水鱼价格跌破最低价,就以最低价格向业者收购,以免业者蒙受亏损,以保护国内养殖业。
他举例,我国有联邦农业销售局,一旦农产品价格跌破成本价,该局就会以不低于成本价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此举让农民不会蒙亏。
他说,养鱼业的风险比养鸡业高很多,即使所养的鱼价值千万令吉,只要一天尚未脱售,都没有保障,所以,水产业流传一句话“水产水产,谁做谁惨”。
因此,黄再兴希望政府制订有利养殖水产的政策,能成立类似联农农业销售局的“水产销售局”,在水产滞销或价格暴跌时期,向业者收购水产,确保养殖水产业可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