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日讯)太平爱姗花园不少住户将屋前空地化为“良田”,栽种各种蔬果,既能消磨时间,又能自给自足,减轻生活负担,尤其在蔬菜价格高涨时期,不必为菜价犯愁。
昨日,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鼓励人民,在住家范围种菜,以便在面对菜价上升之际,可以自供自给,不必依赖外国进口蔬菜。
而事实上,太平爱姗花园的不少居民,已善用住家范围的空地,以及草场边的地段,开辟为“良田”,并已享受甜美的果实。
该花园居民王国清(45岁)向媒体指出,今年6月,政府实施全面封锁行动管制令时,他开始在住家前空地和草场边,栽种羊角豆、辣椒、甘蔗、白萝卜、红萝卜、玉米、茄子、小白菜、姜、包菜及木瓜树等。
他说,本身没有栽种经验,是一边栽种一边摸索,很幸运,所栽种的蔬果大部份都开花结果。
“农作物以羊角豆居多,除了供自家人食用,还可售卖,每月平均赚百多令吉零用钱,而比较有满足感的是,不必为蔬菜价格高涨而烦恼。”
王国清本为铺地砖工人,数年前中风后开始在家调养,基于身体状况有明显好转,认为与其在家无所事事,不如栽种农作物,既能消磨时间,又能节省生活开销。
他告知,本身没有为作物喷洒农药,而是自制酵素驱害虫,惟最大的祸害是来自附近山林的山猪,偶尔在夜晚时分出没,破坏蔬果,使他被迫以遮阴布将栽种区四周围起来。
他每日清晨7时许就来“菜园”劳作,中午休息,傍晚再出来劳作,包括除草、整理、浇水及施肥。
另一名居民谢宝兴(72岁)告知,他在20多年前已开始在住家前栽种10多种作物,收成时大部份自家食用,或与邻居分享,建立良好关系,小部份交由相识的菜贩售卖。
“我每日会花2至4个小时的时劳作,与植物交流,让退休生活过得比较充实,心情比较舒畅,否则,整天待在家也会苦燥乏味。”
他表示,有时仍会去巴刹购买其他种类的蔬菜,让食材多样化。
他透露,8年前,市议会曾来铲平他栽种在草场旁的果树和蔬菜,惟过后就未再来阻止居民栽种。
居民林玉珍(73岁)则是于去年行动管制令期间,开始在住家前栽种长豆等农作物,供家庭食用,节省开销。
或成立委员会,让居民种菜兼照顾草场
马华太平区会主席洪瑞樱指出,马华太平市议员将收集在太平爱姗花园草场周边栽种农作物居民名单,探讨成立一个委员会,既能有规划性栽种农作物,又能协助太平市议会照顾草场。
她说,许多爱姗花园的居民都在住家前栽种蔬果,可以说,爱姗花园是个模范花园,值得其他花园住宅区的村户仿效。
她指出,花园住宅区的除草工作,并不在市议会承包商的职责范围内,但市议会往往缺乏经费保养草场,所以,可以发现一些草场野草丛生,引起居民投诉。
“两全其美的方案,是允许居民在草场边沿区栽种蔬果,并由居民领养和照顾草场。”
因此,洪瑞樱已指示该党太平市议员李伟铤,收集在爱姗花园草场周边栽种蔬果居民的名单,探讨成立一个委员会,让居民栽种蔬果时,一并照顾草场。
她补充,委员会的名单提呈予市议会,以取得市议会的同意和共识,届时,建议市议会赞助除草机给居民,进行草场除草用途,居民也能规划栽种区,避免草场被肆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