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日讯)鸟类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一环,更是农业的天然帮手,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指出,肉食性鸟类可有效控制鼠患,鹭鸟则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这些鸟类在农地中扮演防治病虫害的角色,有助减少农民对昂贵且具风险的化学农药依赖,促进农业永续发展。
他是今日发表文告强调,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下,鸟类的栖息空间正被大规模压缩,若不正视其生态与农业功能,长远将对粮食安全与自然平衡造成深远影响。
莫希丁指出,如今城市中常见的亚洲杜鹃、八哥、红耳鹎、麻雀等鸟种数量锐减,显示生态系统正在退化,鸟类原本仰赖高大枝繁叶茂的本地树种栖息,但在缺乏绿荫与果实来源的城市环境中,只能被迫在住宅屋檐或建筑顶部筑巢,幼鸟往往在曝晒下夭折。
“人们常以为鸟能随意飞翔,但大多数本地鸟类只能短距离飞行,需要树与树之间跳跃移动,没有多样本地树种,它们便无法觅食或生存。”
他呼吁城市规划者、道路与建筑工程单位,应将鸟类生存需求纳入考量,优先种植本地开花结果、具遮荫功能的树木,以提供鸟类栖地,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莫希丁也驳斥部分社会对鸟类的负面观感,认为若大众能理解鸟类在生态循环中的角色,包括授粉、传播种子与控制害虫,便能建立与鸟类和谐共处的认知。
“鸟类是我们的无声伙伴,不仅美化城市风景,其存在对农民、对市民、对整体生态都有实质贡献。”
他强调,槟消协将持续倡议地方政府优先推广本地原生树种绿化,并减少不必要砍伐行为,让城市成为人与鸟共存的栖息地,也为永续农业铺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