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6日讯)为捍卫槟州榴梿品牌及保障果农权益,槟州果农公会主席纪京华呼吁本地榴梿果农积极申请“大马良好农业管理认证”(MyGAP),同时落实产地标示,以遏止外地榴梿假冒本地品牌的乱象。
他指出,当前市场上充斥未标明来源的榴梿,尤以非产季期间,来自邻国的榴梿流入本地,导致消费者混淆,对本地农产品声誉构成严重威胁。
“我们深感忧虑,不肖商贩将来历不明的榴梿冒充为槟城榴梿贩售给游客和民众,一旦发生食安问题,由于缺乏可追溯机制,最终受害的是守法耕作的本地果农。”
他也希望相关单位能积极应对,否则本地农民多年来在安全种植与产品可追溯方面的努力恐将白费,甚至可能被诬指违反农药规范。

同时,他也代表果农公会向相关单位提出四项建议,标示榴梿原产地、控制进口规模与时机、强化检测与监管标准、以及建立智能监管网络。
纪京华今早是在浮罗山背农民交流日上说,只有透过制度化与科技手段的结合,才能有效守护槟城榴梿的金字招牌,维护本地农业长远发展与消费者的食安权益。
他也透露,该公会也有就此问题致函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行政议员黄汉伟及槟州农业技术及粮食安全委员会主席法米再诺。
槟州农业局副主任阿旺依法依祖指出,近年来外州榴梿流入槟城市场的情况日益严重,为此,该局采取的其中一项措施,是把“浮罗山背榴梿”注册为只属于槟州的名称,确保这个标志性的榴梿不会被其他州属或国外榴梿冒用。
他强调,政府无法完全控制市场需求和流通,唯有依赖本地榴梿业者自律与配合。
“每一位槟州的榴梿业者都有责任确保外州榴梿不被冒名为‘浮罗山背榴榴梿’,这是保护自身利益和州属品牌的行动。”
另外,他也提醒果园主,一旦研发或发现榴梿新品种,应尽早向农业局申请注册,以保障自身智慧财产权。
他分享到,以“黑刺”榴梿为例,该品种原产于吉打州,但由于当年农业局的疏忽未及时注册,导致该品种最终被视为槟城出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