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5日讯)从一个小镇变成一座城市,在甲抛峇底人民心中,第五任首相敦阿都拉不仅是长达八届的代议士,更是为这片土地带来深远变革的领航者。他的离世,不仅令全国哀悼,也让无数甲抛峇底居民陷入不舍与怀念。
前柏淡区州议员拿督沙立夫阿兹哈接访《马新社》采访时哽咽说道,他可以保证,伯拉身上没有任何缺点。他的谈吐温文尔雅,是他政治路上的启蒙老师,也是他在伊斯兰事务上的精神导师。
同时也是当地清真寺主席的沙立夫透露,在得知阿都拉逝世消息后,清真寺昨晚特别为这位挚爱的前首相举办祈祷与追思仪式。他们今天也前往国家清真寺的英雄墓地,向伯拉致以最后的敬意。
72岁的退休教师莫哈末沙列回忆说,伯拉自青少年时期便与地方民众打成一片。他是他们的伯拉,一位亲民、谦和的领袖。他回到甲抛峇底时,从不摆架子,总会与居民打招呼、交流。
他强调,伯拉在任内积极推动地方建设,尤其是为柏玛当柏淡(Permatang Bertam)带来完善的城市设施与教育机构,那是甲抛峇底发展真正的起点。
前甲抛峇底国大党区部主席拿督穆尼安迪回忆说,伯拉是一位冷静、审慎且将人民利益放首位的领袖。伯拉总是以耐心与谦逊聆听人民诉求,并设法提供具体解决方案。他的决策背后总是体现出人本关怀,而非政治计算。
穆尼安迪也特别提到,阿都拉在与非穆斯林领袖互动时从不分彼此,他真诚对待每一位民众,这种品格如今已难能可贵。
敦阿都拉自1978年起连任八届甲抛峇底国会议员,见证并主导该区从农村边陲蜕变为现代化新镇的进程。他任相期间推动的第二槟城大桥与北马经济走廊,更进一步带动该地区经济、基建与教育的提升。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