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7日讯)槟州政府制度化拨款迈入第15个年头,今年的拨款总额增加至900万令吉,目前正准备建校的光育华小获得最高拨款21万令吉。
根据《珍珠快讯》报导,槟州首长曹观友在“2023年华小制度化拨款”模拟支票移交仪式上指出,光育华小获得的拨款最高,即21万令吉,其中20万令吉作为建校用途,另外1万令吉则用来维修现有的校舍。
他透露,光育华小的新校地申请已获州政府批准,并于上周致函通知该董事会。
“根据目前的市价,该 6 英亩的新校地市价超过1500万令吉。”
他表示,根据光育董事会的最新报告,新校舍预计在今年6月即可动工。
他说,其他正在扩建现有校舍的学校,包括槟华小学及北海中华二校,都分别获得拨款20万令吉。
槟州政府在“2023年华小制度化拨款”,共拨出了448万1000令吉予州内的85所华文小学。
曹观友强调,槟州政府除了拨款减轻董事的负担,也拨地配合华校的未来发展,捍卫华教举措是有目共睹的。
“州政府已在能力所及之内倾力相助,接下来就要靠董事会、教育部及热心华教人士齐心合力,让新校舍尽早完工。”
他也提及,迁往新港的益华小学,其建校工程已近尾声,若无意外将在今年 3月 竣工,相信明年新学年就可正式启用。
他赞扬肩负建校使命的董事,从申请到购买校地,到筹募数千万令吉的建校基金,当中涉及繁冗细节和手续,尽管压力重大,仍坚持完成。
他说,在人力财力及资源有限情况下,提升原有的校舍也是不错的决定,并举例时中正校,尽管已在新港获得一块保留地,但该校仍选择先提升原有校舍,暂时不迁校。
他表示,槟州华校及教会学校事务协调委员会共收到独中、华小、国名型中学和教会学校,申请逾3000万令吉的拨款,惟州政府只能拨出900万令吉给这些学校。
“相较于去年拨款总额850万令吉,今年的款项将增加50万令吉至900万令吉。”
他说,槟州自2009年实施制度化拨款后,不仅华小,国民型华文中学、独中及教会学校也都受惠。每所学校在过去14年最低获得17万5000令吉,最高则有564万令吉。
勿视制度化拨款为主要拨款
此外,槟州华校及教会学校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章瑛表示,今年共有87所华小申请拨款,其中有85所学校都获得拨款,另两所学校的申请不获批准。
她指出,今年的拨款重点同样著重于硬体如厕所、闭路电视、科学室及更换电缆和屋顶的维修和提升工成,但也酌情批准其他如光纤设施的申请。
她说,该会去年12月1日及2日审核了学校呈上共243项的拨款申请,其中有不少学校申请安装智能电子板教学系统或设立精明课室。
“在与所有的委员商讨后,主要以急需为优先考量,类似软体设施的申请,校方则可以向当地国、州议员申请。”
她强调,槟州政府的拨款旨在于减轻董事的负担,不该被视为主要的拨款来源,然而,有一些董事在面对学校维修及提升工程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州政府。
“一些甚至理直气壮地以州政府所拨的款项不足,而搁置维修及提升工程。”
她提醒校方遵守拨款程序,并依据批准的项目进行维修工作,不可擅自篡改拨款的用途。
对于那些尚未完成去年工程的学校,今年度的拨款将有关工程完工后才拨入学校董事会的户口。
出席者包括槟州华校及教会学校事务协调委员会副主席黄汉伟、槟州各行政议员、国州议员、各受惠学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