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4日讯)每逢神庙欢庆神诞之时,总会传来鼓锣声及戏曲,虽然大部分人都听不懂酬神潮剧演员的唱戏内容,台下总会坐满边吃零食边看戏的观众,惟此景已渐渐消失,仅能追忆至小时候。
随著科技进步,几乎人手一机的年代,娱乐消遣管道五花八门,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娱乐文化不再感兴趣。不难发现,现在每逢神庙办酬神戏,如潮剧或木偶戏时,台下观众只有小猫两三只,有意学习继承潮剧或木偶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出生于潮剧家庭,也是家族第四代传人的吴慧玲,背负起潮剧及木偶戏传承的使命。自小她就跟著父母跑戏团,在周围环境熏陶学习下,她7岁开始登台演出,掌握戏曲演唱和乐器演奏技巧。
随著2014年其创办的“金玉楼春潮剧团”封箱结业后,遗留下来许多道具服装。吴慧玲灵机一动,让这些原本要永存箱柜内的道具服装,赋予“文化传承”的新使命,开办了潮艺馆,除了展示潮剧服装道具,更开课教导人们一系列潮剧课程。
吴慧玲除了是潮艺馆馆长外,她也是木偶戏师,每逢神诞酬神戏都会邀请她家木偶戏团演出。
然而新冠疫情来袭,国家实施行动管制令,打断吴慧玲的工作节奏,游客不来导致潮艺馆收入减少,加上神庙神诞活动简单化,酬神戏无法展开,让其木偶戏团无法演出,导致失去收入。
所谓“山不转路转”,吴慧玲在家人与学生的支持下,开办了结合潮剧元素的“梨园”咖啡馆,为潮艺馆增加收入。
吴慧玲接受访问时表示,梨园咖啡馆的诞生,不仅仅是因为疫情关系,其实一早已在其潮艺馆的规划部分。
她说,在行动管制令前,一直忙著教学及木偶戏团演出等工作,根本没时间打造咖啡馆,但随著行管令的落实,所有的工作都被迫暂停,因此才有时间实现当初的规划,打造梨园咖啡馆。
她续说,当初结束戏团时,所遗留下来的戏台布景,如今纷纷派上用场,摇身为咖啡馆的布景。咖啡馆内的灯罩使用潮剧中侍卫官帽制成,加上潮剧演员化妆台的摆设等,呈现出潮剧的感觉。
“以往看潮剧,演员与观众隔著高高的戏台,感觉上有隔阂感。然如今其学生偶尔会化妆穿上戏服,化身为潮剧角色出来送餐给顾客,让顾客可以更近距离与潮剧中人物接触,让人们多了份亲近感。”
她希望可以透过饮食来传承潮剧文化,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潮州戏曲。
她透露,在其心中计划的蓝图,会在咖啡馆内进行潮剧小短剧演出,让顾客边享用美食边欣赏潮剧,碍于行管令,因此暂时必须搁置以上计划,等待管制令正式结束,才会开启这项计划。
食物主打“戏棚美食”
梨园咖啡馆的位于乔治市古迹区内的沓田仔街上,建筑物前身为慕韩别墅,虽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旁,但梨园咖啡馆相当隐秘,很容易就会被错过,因此特地在店门外放置“梨园”招牌,让人们更容易寻找。
梨园咖啡馆的入口木门永远都处在紧闭状况,别以为咖啡馆没营业,事实上宛如古代人到衙门击鼓鸣冤一样,必须敲打门边的铜锣。当铜锣响起,此时店内就会传来以潮州话“来”的答话,以示有人前来开门。
进入咖啡馆后,可以发现两边墙壁都是以潮剧戏台布景,店内也播放著潮剧歌曲,桌椅都是以戏棚下街边桌椅为布置。
以往到神庙看酬神戏,除了看戏外,总要吃过戏棚脚下的美食后才愿意离开回家。而梨园咖啡馆就是以“戏棚脚下”美食为主题。
在北马地区戏棚脚下的美食有“三宝”,即五香卤肉、四果汤及“兴衰糜”。何为兴衰糜?吴慧玲解释,“兴衰糜”其实就是蚝干粥,只是以前蚝干的价格昂贵,因此小贩在卖粥时不会放太多蚝干,因此潮剧演员就调侃道,要吃到蚝干就得看“兴衰”(碰运气)。而“兴衰糜”的称呼,一般仅流传在潮剧演员之间。
除了“戏棚脚下”美食外,店内也售卖许多潮州美食如,韭菜粿、芒光菜粿、桃粿、光锵及白果芋泥等。
梨园咖啡馆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周二、周四、周六及周日(中午12时至晚上8时)
联系号码:012-4853377
面子书:梨园 Lai Hng cafe
小知识
据说,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后来沿用梨园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梨园界。因此,后来又称戏剧演员为梨园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