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31日讯)行动管制令2.0相继放宽让日间巴刹及夜市营业,然而以一对一方式服务顾客的美业仍禁止营业,引起该领域业者怨声四起,大叹今年过“苦年”!
美业商家认为,如果像去年一样全面封国,各行各业停止营业,阻断新冠肺炎感染链,大家都举手赞成,心服口服。如今政府“优柔寡断”的实施行管令,对美业有欠公平。
美容师曼迪王(42岁)受访时指出,政府今年1月13日实施行行管令2.0至2月4日,简直是双重标准和欠缺考量,对微型商家不公平。
她认为,美业的感染风险最低,都会做足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包括用洁手液、穿手套、戴口罩、穿防护衣和面罩,而且是一对一的行业,何来感染风险,为何被禁做生意?
她说,为了保护顾客和员工的安全,她们都不接受外州和新面孔的顾客,包括到外州打工回来的顾客,现在只做熟客生意。
她百般疑惑,为何工厂感染群最多却可以运作?建筑工地外劳感染群那么严重,为何也允许运作?
“没有人怪政府实施行管令,但却充许很多领域开店,唯独美业被禁,我真的很难理解。"
她说,经商者都会有一笔储备金,但这笔钱不是预算用在行管令,而是用在3月、7月的淡季,扣除店的租金、货源周转、水电费和薪资,以及缴付仪器的分期付款。
另一方面,美发师吴沐霖(48岁)认为,政府在政策方面缺公平,并质问人潮多的夜市新冠肺炎感染率高?还是一对一的行业感染率高?
“为何一对一的美业则要被禁业,这对我们欠缺公平,大家都要吃饭,政府应该考量一下我们。”
他说,如果政府全面封锁各行业,他无话可说,可是却双重标准,低风险的行业不允许营业,高风险的行业反而充许开业。
他感叹,现在年关将近,除了要缴付店租、水电费、囤货欠款,还要供屋、供车和供保险,真的感到很压力。
“我现在连给父母过年的红包钱都没有办法掏出来,也不敢在两老面前说,只能向他们报喜不敢报忧。”
他透露,像他这种小型理发店,只可以顶多一个月,如果是大型美发院,相信损失会更惨重。
他明白一些工厂不运作会影响国家出产量,也会导致国家经济受影响,但也希望政府不要忽略微型商家。
此外,美甲业老师李芯亿(38岁)说,现在美甲业就算已做好标准作业程序(SOP)也不充许营业,她除了上网教课,在网上直播卖产品外,已没有其他办法了。
她表示,历经去年的行管令1.0后,她花了1800令吉买口罩、洁手液、手套、一次性塑料连身防护衣和消毒水,至今都是无用武之地。
她说,其员工的薪资、店租、水电费样样都要钱,至少都要1万令吉才可以支撑一间店。
“一些有限期的产品要在网上推荐给顾客,也是要让顾客亲身体验才知产品是否好用,在网上推销少了触感,顾客未必有信心下单。”
她坦言,本身会在3月完全转型线上教学,否则就只能等著“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