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0日讯)在新冠肺炎严重打击许多经济活动后,环保人士认为,此刻正是重新设定经济发展策略的独特良机,以应对气候变迁的威胁,以及保护民众和地球的福祉。
亚洲环球政策创办人黄心薇在一篇由槟城研究院出版的《后新冠肺炎期致力展开有韧性的复苏》文章中指出,随著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许多国家正努力重新开放经济,却没有计划纠正那些对公民和生计造成破坏的事情。
“从过去的危机中可学习到,各国政府应致力于实现有意义的经济复苏,让社会更安全,更具韧性。”
她认为,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并非一件“黑天鹅”事件,因为医疗专家之前已警告政府,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
“科学家已说过,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后,会导致野生动物和人类的距离更贴近,进而造成更容易出现跨物种的疾病,就如现在的新冠肺炎。”
她说,这疫情敲响巨大的警钟,经济成长不应非持续性的,而是应该建立在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
因此,她建议,政府应加强保护保护大自然的碳汇,如森林、红树林、草原、海洋及土壤,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这些自然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巨大好处是,可以维护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这可减少物种绝种的威胁。停止对自然栖息地无情的侵犯,也可减低未来出现大流行病的风险。”
她说,研究显示,当自然栖息地被侵害时,从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病毒溢出风险”也会增加。
“现在的大流行病也造成一些地区的食物短缺,因为供应链中断、出现抢购和更严格的边境管制。气候变迁会对粮食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因为极端气候、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等,都会大规模影响粮食生产。”
她认为,政府应评估现有的粮食生产和供应量,然后鉴定哪些领域面对较大的气候变迁威胁。政府也应增加粮食生产区的种植面积。
她说,新冠肺炎疫情也曝露了很多国家能启动有效的灾害管理系统的结构问题,而未来可能出现新的或更大规模的气候变迁相关灾难时,很多国家也会缺乏经验应对。
“未来,政府需要采取新方式和科技,让社会变得更有韧性。有效的灾难管理应成为成长策略的主要成分。”
再不改变 国家恐迈向灾难
槟城论坛成员邱思妮认为,若政治领袖继续根据传统经济思维制定政策,会让国家迈向灾难。
“当他们把我们带向错误的方向,这些错失也会在气候变迁的影响下而加剧恶化。”
她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当经济持续增长时,还有可能把那些系统的缺陷隐藏起来,但当经济衰退时,这些缺陷就显而易见。
“那些精英可能还可以在继续在这破碎的系统里舒适地生活,因为他们银行里还有存款,但多数打工族和边缘群体就真的很辛苦。”
她说,虽然政府会处理一些常见问题,如提升低收入区的基设、改善水灾、非法丢弃废料等问题,但与此同时,却批准那些导致水灾问题加剧的发展计划。
“我们必须从过去50年发展计划中的错失中学习,因为那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流失和气候变迁。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的食物来源和生物多样性,必须多元化农业及落实保护环境的农耕。”
她说,新加坡就是其中一个成功大规模落实城市农耕的国家,如果现在不改变,后代的世界会很不宜居。
她认为,在重新设定经济方向时,必须清楚意识到那些污染工业、不必要的建筑工程有带来不少社会经济成本。
“在韧性社区里,民众可在日子不好时也能反弹和生存。如果我们放对优先权,如注重粮食安全,保护B40低收入群体、拥有良好的医疗系统,就有可能打韧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