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2日讯)木工手工艺是一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而打造棺木这门行业随著时代的变迁,因缺乏人手的冲击下,业者毕生奋斗的硕果或将无法薪火相传。
若棺木制造业走入夕阳行业,面对无柩的丧礼,是否还能办得下去,而这又是一个怎样变相的传统文化?
《东方日报》直击大山脚一家棺木制造厂,环顾厂内的员工零零散散,原来业者面对请不到本地籍员工,又不能直接聘请外籍员工的窘境,导致人手从20多人减至10多人,年复一年,已无法再达到以往全盛时期每年能有逾100万令吉的生意额。
从事40多年棺木制造业的汉南贸昜公司东主黄汉南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双眉紧皱,思考了片刻才回应记者的提问时说,棺木制造业面对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不足,导致这行业无法蓬勃发展。
他说,这一行是一份需要劳动体力的工作,如人工雕刻、钉板、割木、油光漆等。
他苦笑,现在的年轻人有学历,并希望从事一份轻松及薪资高的工作,很少会对那些必须面对危险、辛苦或肮脏的工作感兴趣。
“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白领或蓝领的工作,就算有高中学历的,也前去应征做销售员,而对于制造棺木业这行考手艺的工作,不感兴趣。”
“不像以前那个年代的我们,学历不高,没有得选择,而学手艺是为了养活自己及家人。我从14岁开始就拜师学艺做中式棺木,至今有40多年的经验。”
他坦言,华人及印度人有很多禁忌,而很多人认为制造棺木不是一件很吉利的事。但在他看来,制造棺木与制造家具,都是一样的木工手工艺。
至于马来人,他说,巫裔的丧俗就是用布来包裹遗体,因此,马来人不会来学习制造棺木这门行业。
他说,其厂在以前政策还没收紧时,有20多名工人,一年可以达到100多万令吉的生意额,现在已望尘莫及。
黄汉南指出,该厂已多次向政府申请聘请外劳,但多年来都未获批。据其了解,申请失败的原因是其公司的生意额没达到200万令吉。
“试问都没有足够人手,要如何达标?此政策让我深感无奈。”
他获得两名儿子的协助,但由于人手实在不足,其本来打理文书工作的妻子蔡月皓,也得协助装置那些已制好的棺木。
“从年轻做到老的员工都退休了,而有些外劳已返回自己的国家。人手减少后,即使有订单也不大敢接,因此,生意越做就越小。”
他坦言,自己不够胆量去聘用非法外劳,因担心惹祸上身,弄得自己满身蚁。
在这种情况下,他唯有聘请外包的外劳,每人一天工作12小时可获80令吉工资,暂时舒缓人手不足的压力。
但他无奈地说,外包的外劳工作时间不固定,很难训练他们,只可以给他们做一些杂工。
他指出,一名全职的劳工需至少3个月,才可掌握一些基本的制棺手艺。
“就算制棺师父要训练外劳学手艺,也得选择全职员工才行。毕竟学手艺不是三两天就可以上手,必须不断磨练才可造就一手稳扎的手艺。”
他希望政府能放松一些政策,若能顺利聘请外劳,该厂会给予外劳好的待遇,比如1000余令吉的薪资、加班费等。
人手不足 工序繁杂
黄汉南的工厂人手不足,面对繁杂的工作,一个人需要承担两个部门的工作,而制造一副完整的棺木需要2至3天的时间。
他说,一些制造棺木的大型工厂可聘请很多外劳,一个部门有好几个工人在工作,很快就能制造出一副棺木。
他指出,以前做一副棺木,不需要设计或雕刻,漆上一层士叻油(Shellac)及光油就可以出货。而现在顾客对于棺木的款式及设计,有很高的要求。
“我一个月出产100副棺木,其中40副是土葬棺木,其余的是火葬棺木;以前人手多可以制造200副棺木。”
他解释,土葬的棺木是要选好的木料,不可以用杂材制造。因此,必须选红木、柚木(Jati)等,以便这些棺木入土后,不会因泥土的重量而崩塌。
“土葬的棺木手工很多,不可以马虎,尤其必须人工精致雕刻,价格也较贵。火葬的棺木则可以用杂材制造,价格较便宜,而且容易燃烧。”
至于雕刻棺木图案及字体方面,人手雕刻及机械雕刻两方面都有。他坦言,有时很想把心一横,通过借贷去投资一架功能较好的机械,但一想到没有人手,只好打消这个想法。
询及这行的持久性,他点出一个重点,如果没有足够人手,是很难继续的,尤其若大批外劳大军回国,情况会更棘手。
“如果没足够人手,就算儿子肯接手,也未必能坚持得住。”
他呼吁政府考量棺木制造业在大马文化的生存价值,不然一切都免谈。
“想到未来的丧俗或面对大体无柩入殓的情况,我真的不敢再想下去。”
本地人不愿做 聘外劳又不易
另外,黄汉南的太太蔡月皓说,政府应该深层的思考制造棺木业是冷门的行业,本地人都不愿意去做的工作,只能聘请外劳。
她无奈地说,面对人手不足,有时只能眼睁睁看著一些订单“付诸东流”。
“我们工厂是实实在在地在报税,没有违法,希望政府官员可考虑让我们正式聘请外劳,给一条生路我们走。”
她激动地挪动身体,双瞳里显出悲愤交加的神情,声音高昂地指著一叠厚厚的文件说,申请聘请外劳的繁文缛节让人身心交瘁,心灰不已。
她摊平双手,叹气后说,一年向政府申请3次,每一次都交上一叠叠厚重的申请文件,但最后还是不获批准。
大马棺木款式 深受港台日喜爱
长青木业制造厂有限公司东主黄建栈说,虽然棺木制造业是冷门行业,但若能蓬勃发展并获得国外市场的青睐,对我国政府来说,此行业的税收也可以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香港人、台湾人、日本人及南非人都很喜欢大马的棺木设计和款式。”
他说,全马每月对棺木的需求量约6000副,而其厂基于人手不足,每个月只能生产600副棺木。
“工人不够,所以我们无法提高生产量。”
他解释,该厂有50名员工,其中20多人是本地人,其余则是外劳,但人手还是不够。
“棺木制造厂在聘请外劳方面,可以说是耗尽心力。”
该厂供应的市场从西马玻璃市至柔佛新山,也有东马沙巴及砂拉越的市场,并外销给越南。
他希望我国制棺制造业能重新振兴,毕竟棺木也是中华丧俗文化的一部分。
他指棺木上的花纹必须考究,因这是对往生者的恭敬,也是对生者的安慰及尽最后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