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咯岛9日讯)正当免税岛计划落实在即,各界都充满期待的同时,曾作为邦咯岛不可或缺的3大老行业————制冰厂、造船厂及江鱼仔厂却难逃时代洪流的侵蚀,面对随时被淘汰的窘境!
虽是霹雳州内主要的观光海岛,但对于邦咯岛的岛民而言,主要的经济命脉却非旅游业,而是已有超过百年历史的捕鱼业,以及从渔业衍生而出的上下链经济活动。
然而,随著时代演变与科技进步,再加上青黄不接,以致岛上其中的3大老行业,如曾经辉煌一时的造船业、制冰厂与海产加工业,却渐渐走向黄昏,引人唏嘘。
曾几何时,邦咯岛上的每艘渔船在出海前,都会先驶往制冰厂拿取一大块一大块的冰块,放进雪箱内,以在补得渔获后,作为保鲜的用途。
据悉在鼎盛时期,制冰厂的码头外,每日都可轻易见著大大小小的渔船,“排队”等待取冰的情景,制冰厂的工人更需24小时轮班工作,可见当时制冰厂对岛上的渔业是何等的重要。
然而,科技不断地进步,目前岛上仅有的一家制冰厂——邦咯冰厂有限公司所接获的冰块订单,已日渐减少。
在制冰厂任职书记已有21年的江碧花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如今许多渔船已安装冷冻设备,有的鱼寮也有自己制冰器置及冰库,已令制冰厂的辉煌不再,而工人们也不再24小时轮班,只需朝九晚五。
她也透露,目前的冰块是由工人操控机器生产,即将容器吊起装水后,置入温度达到冰点的盐水冰池内,一般重达130公斤的大冰块所需冷冻的时间长达3天,100公斤的小冰块则需2天。
“虽然,有的鱼寮还是会订购冰厂制的冰块,那是因为他们要把渔获运载至全马各地,需要更大更耐久的冰块冷藏,但需求量不大。”
她感叹道,制冰厂如今平均一天只出货90块大冰块及280块小冰块,大不如前,而且也难见渔船“排队”的情景,一般由工人使用船只将冰块运送前往鱼寮。
造木船绝活后后无人
无需事先画出完整的构图,只凭经验即能打造出一艘木渔船!但遗憾的是,邦咯岛此等从中国南传而来的造船绝活,正面对著后继无人的挑战,恐将失传。
目前,岛上尚有5家造船厂,主要生产供渔民捕鱼的木船,由4兄弟联营的“和发”船厂为其中一间,年届60的老二陈雨来受访时透露,兄弟们的造船技艺都是向舅舅所学,舅舅则是学自从中国南来的外公。
如此说来,陈氏兄弟是此南传造船技术的第3代传人,其中老三负责“外交”,即销售等事务外,其余3人都在造船厂内工作。
他也指其大哥虽已74岁,但依然老当益壮,常在厂内帮忙,拿起工具敲敲打打。
“20年前,还有一些中学生会来船厂打工,体验劳力活,但如今人人都只会对著手机刷屏,我们唯有聘请缅甸籍员工帮忙。”
尽管如此,他坦言,虽然没有后代愿意接手,但他们也没有太大遗憾,毕竟本身也不想后代继承这幸苦的行业,如今都见步行步,造船“功夫”是否会失传,则听天由命。
捕获量大不如前 江鱼仔减产
与和发造木船厂相毗邻的明源海产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邦咯岛的一大土产————江鱼仔。
虽然,后代愿意回流接手家业,且市场上的江鱼仔需求量有增无减,但“明源海产”也面对著举步维艰的困境,主要是所捕获的江鱼量已大不如前。
放弃城里的工作,回流家乡接管江鱼仔厂的陈伟豪披露,其江鱼仔厂拥有自己的渔船,出海捕捞江鱼后,再运返工厂晒干及加工。
“但是,在10年前,我们平均一个月可捕获15吨的江鱼,但现在平均一个月只有6000公斤,江鱼量减少的原因或由过度捕鱼、打火船(以灯光吸引,无论大小鱼只皆一网打尽的渔船),还有海洋污染造成。”
他指目前已配合渔业局展开研究工作,寻找江鱼减少的原因,以解决方案,同时也希望政府对过度捕鱼及打火船捕鱼有所管制。
“还有需求,江鱼仔厂就不会是黄昏行业。”
他解释,基于邦咯岛的位置,前往捕捞江鱼海域的距离都比其他来的短,归途中用于保鲜的盐分较少,再加上是以自然晒干而非烘干,所以邦咯岛出产的江鱼仔也较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