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8日讯)传统土产行业转型为观光工厂、人气景点,为这些行业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和新舞台,使业者的生意增加20%至30%!。
传统食品如香饼、豆沙饼、咖啡产品等等,虽然是普罗百姓常见食品,然而,相关食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点滴,却无法在学校的课本上获得。
基于这些食品的生产过程具有知识教育性,因此,太平的一些商家也在10年前开始,配合太平的旅游业发展,陆续将工厂转型为观光工厂,推广传统食品文化教育。
生意额增30%
这种方式不仅使工厂变成人气景点,也为推动太平旅游业尽一份力量。
太平勤香(土产)食品专卖店东主汪永平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告知,所经营的饼厂是在2003年转型观光工厂,并视季节性,生意额增加20%至30%。
他说, 在台湾及一些地区都已有业者将传统行业厂,转型为观光工厂,而他也获得一些灵感,将工厂转型。
“转型为观光工厂可以为传统行业增值,通过推广传统食品文化教育,让新生代重新认识可能面临绝迹的传统食品,从而增加新商机,开辟新舞台。”
他说, 周末、公共假期和年终学校假期,最多旅行团前来参观,并以学生团最多,计小学生团最多,接著为幼儿班和安亲班,及中学生团。
“有时,学校课外活动团也会来参观和了解传统食品的制造过程,惟在年终学校假期则成为很夯的毕业旅游景点,最多一天10辆旅游巴士到来,忙得不亦乐乎。”
他提到,参观工厂的年龄限制在6岁以上,并曾招待乐龄团、障友团,以及人数至少20人的家庭好友团。
他表示,转型为观光工厂有多重好处,不仅让现代了进一步贴近和认识传统食品,并促进业者的生意发展,同时也与太平其他景点互补,对推动太平旅游有很大的帮助。
“游客通常会在太平一日游,在参观工厂后,会前往其他景点如博物院、太平动物园、十八丁及红树林等。”
为传统行业增值太平全香咖啡厂少东黄世鸿指出,10年前,太平流行摸山猪,许多外地游客为此专程前来太平,并掀起传统食品工厂转型为观光工厂的第一波浪潮。
“三四年前十八丁旅游业火红,再掀起第二波浪潮,而我们的咖啡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转型为观光工厂。”
他坦言,观光工厂在旅游业并非主流,仅定位为旅游业的副产品,即游客一般不会专程参观工厂,而是会因参观其他景点而顺便到工厂观光,而观光工厂与其他景点有互补作用。
他说, 传统制造业很多都成为黄昏行业,只剩下一种“传统”与“文化”,慢慢被淘汰,只有靠转型为观光工厂, 讲历史、讲价值,才能吸引现代年轻人的注意和了解,而永续生存。
“因此,观光工厂可以为传统行业增值,对品牌效益也有加分作用,从而开拓生存空间,并以另一方式提倡保存文化,也欣见转型为观光工厂后,额外增加20%至30%的生意额。”
增添趣味互动 吸引游客青睐
汪永平表示,观光工厂不仅强调教育和知识性,也增添趣味和互动元素,以吸引游客的青睐。
他向本报说,游客参观工厂时,除了讲解和示范传统炭烤香饼的制造过程和历史典故,他们也有机会“DIY”亲手制造饼干。
他告知,参观工厂免费,若要参与“DIY”则要另收一些费用,包括可选择制造加央角或淡汶饼(也称龙珠饼) , 每人制3 粒饼,然后帮他们以电子炉烘焙,过后各人领回自己的饼干,并可获得一个小手信。
他补充,“DIY”项目很受欢迎,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另外,黄世鸿分享道,其厂的优势在游客不但可现场观看炒咖啡,而且有深入的真人讲解,提升人们对南洋咖啡的认识。
“学生团有互动的问答题,答对者获咖啡产品奖励,同时,厂内有几幅咖啡主题漫画,供欣赏和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