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8日讯)有“东南亚最长组屋”称号的怡保华大伟组屋即将华丽转身,逾百家从事高科技、文创及餐饮业务的企业将入驻华大伟,携手展开“城市复兴”(Urban Regeneration)进程,为怡保旧街场注入新活力!
位于怡保国民街的华大伟组屋,为霹雳州最早的政府组屋,但近年因大量居民迁移及衍生各种民生课题等,陷入“拆与不拆”的争议中。
直至政权更迭后,新届州政府决定透过“不推倒、刺激经济发展,及推动新发展思维”的方式保留及激活该建筑物,并率先腾出其中3栋组屋,让有意入驻的业者或创业青年作为营运、办事与创作空间。
掌管霹雳州青体与人力发展事务的行政议员李存孝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证实,自州政府将上述讯息发放出去后的两个月内,至今已有逾500名业者向州政府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兴趣。
“当中至少有200名业者是从事高科技及互联网企业,如手机应用程式设计、编程及零件设计,他们多数是来自知识工业领域的工作者。”
“明日行业”生态链
尽管如此,他指州政府经筛选后,首阶段将入驻华大伟组屋的企业只有逾百家,但它们不乏为极具实力、前瞻性或发展潜能的企业,包括其中一家更是世界第4大的数码图像库网站。
他也透露,进驻的高科技及互联网企业、文艺创作与饮食业等业者将透过集资、投资及装修华大伟组屋的方式,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州政府无需给予他们额外的地段或任何金钱援助。
李存孝表示,此华大伟激活计划还未有正式名称,他本身则称之为“孵化生态环境”(incubation ecosystem),即将各种符合未来经济体的相关行业聚集在一起,打造一条完整的“明日行业”生态链。
他举例从事应用程式设计的,可配合隔壁进行零件设计,隔壁可能是负责生产厂家办事处,然后再有做国际行销,另一个做网络设计,就能让相关业者串联起来,犹如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
多元发展 满足居住与商业需求
霹州行政议员李存孝表示,首阶段的华大伟激活计划只涉及3栋组屋,分别是N、P及Q楼的单位,其中一半的单位可作为商业用途,另一半作为小型公寓单位,让业者也能居住其中。
他说,州政府希望入驻的业者们在同一个地方达到“居住、工作及娱乐”的高质量生活,所以也会开放单位予任何与生活有关的行业,如饮食、文艺等。
“届时会有很多不同的东西进来,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缔造符合各生活需求的百花齐放面貌。”虽然是由私人界集资,但在装修方面,他指仍由州政府主导,并会洽询知识份子及建筑设计师,让业者和州政府一起做出决定。
他补充,涉及的3栋楼当中,有2栋目前已完全清空,另一栋楼则有3个单位还有人租住,至于其他楼层,州政府将视首阶段的效应,才计划下一步行动。
此外,李存孝也指激活华大伟是项大计划,共涉及4名州行政议员所掌管的事务部门,即艺术文化、房屋与地方政府、青体与人力发展,还有家庭妇女事务。
询及此计划将何时正式落实时,他则透露将与各利益相关者完成洽谈后,带入州行政议会寻求通过,相信在今年就可开始推动。
有望成艺术家创作凝聚点
掌管霹州旅游、艺术与文化事务的行政议员陈家兴表示,华大伟组屋在重新激活下,有望成为凝聚州内各族艺术爱好者进行创作的平台,让艺术在霹雳州变得生活化及平民化。
他指在霹州,文艺创作属冷门行业,许多文艺工作者都面对缺乏资金问题,各族艺术家更是各做各的,缺乏一个凝聚点及进行创作的平台。
“随著州政府确定设立‘艺术坊’,作为文艺创作者展现作品的平台后,华大伟组屋则可作为文艺爱好者构思灵感及创作的地方,两者起著相辅相成的作用。”
陈家兴受访时强调,一个城市的面貌,可通过青年用文艺创作呈现出来,并不一定要用商场高楼或顶尖科技去彰显,文艺可为怡保带来非一般的都市活力。
他举例,本身曾参考印尼万隆的“创意城市”,当地因为长期推动文化及艺术活动,已造成当地的文艺创作相当生活化。
“譬如当地公园的椅子、建筑物都可看到艺术色彩,艺术变得平民化及生活化,让人们可时刻感受到文艺气息,届时文艺不再只是陪衬品而已。”
尽管目前还未确定华大伟将有多少单位将作为文艺用途,惟他希望随著“艺术坊”落成后,华大伟的单位也可尽快租借给文艺爱好者,让两者同步启用。
资料档:怡保最早期政府组屋
以最后一任英籍怡保市议会主席取名的华大伟组屋(Waller Court),建于1959年并在1962年落成,为怡保最早期的政府组屋。
分别由17栋4层楼组屋组成的设计,共有536个一厅一房或二房的单位,基于第一栋组屋走到最后一栋组屋的距离将近半公里,因此也被喻为东南亚最长组屋。
然而,该组屋近年因为住户大量搬离而丢空,只剩部分孤老居住,并衍生出不少社会问题,所以引起部分人士建议拆除重建,作为其他用途。
但也有人基于我国同时期的吉隆坡苏莱曼或拉萨敏申组屋经已拆除,华大伟组屋是仅存的代表性建筑物,极具历史意义而建议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