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5日讯)电话骗局手法层出不穷,尽管媒体一再报道,政党一再劝导,受骗案件却没因此减少,依据心理辅导员剖析,骗徒是抓紧人们的弱处,放出“威胁性质”的言语,激发民众的恐惧感,经而减弱逻辑思考能力,才会促成骗局。
记者针对此类骗案频传,从访问霹州马华及行动党投诉局主任了解后发现,近来流行的电话骗局版本其实只有2个,即第一,冒充银行职员追债,让民众误以为身份遭盗用,索求支付安装安全系统手续费。第二,冒充执法人员指民众已犯罪,要求汇钱疏通,否则问题急速恶化。
他们说,绝大部分受骗者在接获类似来电时,因感恐惧,心急解决麻烦,所以未经查证便汇钱予行骗者的户头,事后才惊觉遭骗。
针对此事,临床心理师暨注册辅导员彭开贤受《东方日报》询问时分析,以上情况能以人体大脑的2个部位运作系统作出探讨,第一是控制逻辑性思考及分析判断的前额叶,第二则是主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杏仁核。
减弱思考能力
他同意一般骗徒以“威胁性质”模式编造故事,让民众感到不安而启动大脑杏仁核。“当杏仁核启动,主宰思考能力的前额叶功能便会减弱,只要骗徒抓紧这弱点,对民众施加压力及威胁,就能将民众引入陷阱。”
“这就是为何许多人汇款后,恐惧感消退,杏仁核功能减弱,前额叶恢复正常思考能力时,才惊觉受骗。”
他对上述行骗故事作出分析,大部分人因对金融运作及司法系统不了解,加上国内身份被盗用的事时有听闻,促使民众在接获银行追债电话时,产生自身的感实性(Truthiness),即一种“直觉上是真的”情绪来作判断。
“感实性与真相逻辑并没有关系,但人们感实性一旦启动,便会轻易相信骗徒所说的事宜,尽管非真相,只要骗徒说得有模有样,再加上骗徒说得出受害者的身份证号码或英文姓名作为凭证,人们就会信以为真。”
另外,针对冒充官员来电的形式,他指民众会感畏惧,除了因为官员形象强悍,心理学研究也早已发现绝大部分人都有权威偏心(Authority Bias),认为权威人士如专家学者、教授、执法官员和议员等所说的是千真万实,一锤定音。
“因此,当人们接获操得一口流利国语,自称是政府官员的电话时,就会产生‘权威偏心’,引发恐惧,经而依骗徒指示行事。”
熟人与陌生人皆成下手对象
罗添权指出,诈骗电话演变史从熟人至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让人防不胜防。
他向本报说,起初电话骗徒会以半生熟的友人下手,致电诉苦生意遇上麻烦,博取同情心要求金钱资助,最终有借无还。
“接著,骗徒抓紧人性贪婪的弱点,以电话抽奖方式骗取‘保证金’或‘会员费’等,到最后便是近来流行的行骗手法,制造假象让民众忐忑不安。”
录供需签名作证
惟他认为,任何诈骗手法都有过期一日,譬如当整个社会都对电话抽奖有提防心时,骗徒就转换行骗手法,用冒充某单位的形式来制造假象。擅于利用科技“勾线”或造假网页,因此奉劝民众若接获银行职员来电追债时,切勿使用手机回电或拨打对方提供的其他号码,因为民众的手机或已被偷线,同时也勿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
“若有来电自称是政府官员要求电话通讯录取口供,民众切勿相信,任何执法人员录取口供都需亲临该部门办事处,需有黑纸白字和签名作证。”
周锦欢说,骗徒有另一个手法就是使用国际通话号码在凌晨拨打予民众,民众隔日醒来拨打回去后,尽管无人接听也会被征收费用。故此,他认为,在收到陌生号码时,民众需小心接听。
“聆听、冷静、查证”3步骤防骗
当接获诈骗电话时,彭开贤劝请民众采取“聆听、冷静、查证”的3步骤提防堕入骗局。
他说,民众接获疑似骗徒的来电时,先仔细聆听对方提供的资讯,为方便日后查证工作,民众需在当下记录或录音。
他指出,接著无论对方说什么,提出怎样的要求,民众都需保持冷静,无慌张及害怕,这样便能避免受大脑杏仁核制造的恐惧拴住。
“最后的步骤是采取分析性评估思考策略。譬如亲临有关单位的办事处查证、向可靠人士查询、浏览可靠的新闻来源或官方数据及研究报告等、核对新资讯与自己所懂的常识,找出符合与不符合之处和分析事件细节是否符合逻辑。”
语言障碍为受骗主因对此,罗添权指出,语言障碍是华裔受骗者堕入骗局的最大因素,尤其当受骗者接获冒充国家银行或政府官员的来电时,因不谙国语而特感恐惧和心急。
“我呼吁民众接获此类来电,应向身边通晓国语及英语的亲友谘询、厘清事件来龙去脉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