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7日讯)太平华团准备在太平山庄与建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并预计今年7月7日动土,2019年中旬建竣,以铭记3000多名南侨机工热爱祖国的精神,并让后代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1939至1942年的中国抗日期间,3192名来自南洋各国,以华侨为主的年轻人,回返中国当罗里司机和维修人员,当中,有百余名机工来自太平,是我国半岛最多机工的地区。
为了纪念南侨机工的热爱祖国精神,甚至壮烈牺甡性命,以及不让这段历史被后人遗忘,北霹雳华人大会堂联合太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4省会,以及林氏九龙堂,联合组成太平华团筹建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委员会。
去年12月12日至18日,以北霹雳华人大会堂主席苏清泉为首的考察团,经已远赴云南参观畹町与西山南侨机工纪念碑,以便在太平山庄兴建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
苏清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太平山庄已经答应献捐一块在墓园里的地段,委员会也计划在今年7月7日举行纪念碑动土礼,希望能在2019年中旬建竣,惟确切日期待定。
他说,建筑费初步估计约50万至80万令吉之间,届时会向中国和我国华社筹款。
“去年中国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委员长林晓昌访太平时提出建纪念碑的概念,我们认同可行,毕竟当年太平派出最多机工。”
他说,建碑最重要是纪念南侨机工为祖国抗战,放下家庭和事业的爱祖国精神,不要让他们成为遗忘的历史,让下一代人知道这段历史,铭记历史和珍爱和平。
他提到,上个月到访中国时,畹町工管委员宣传部长张自达曾献议除了在太平建碑外,如果能够有一间陈列室,图文并茂展览机工历史、机工名单与奋战事迹则更好。
对此,苏清泉有看法,中国能建机工纪念碑和陈列室,主要是中国有政府常年赞助,能够长期有人驻守;相反的,太平的纪念碑靠华社民间力量筹建,现阶段只能建纪念碑,建陈列室的条件尚未成熟,毕竟需经费维持。
太平4民族成为南侨机工
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史料搜研工作室主持人刘道南指出,一旦太平的南侨机工纪念碑建竣,将是我国第5个与南侨机工有关的纪念碑。
他对《东方日吧》说,吉隆坡广东义山有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槟城有槟榔屿华侨抗战殉职机工罹难同胞纪念碑、柔佛州古来南侨二战抗日机工暨罹难同胞纪念碑,以及东马古晋有道浮雕纪念墙纪念南侨机工。
他说,中国侨联和侨办希望太平的纪念碑,能建得庄严和具规格,因为太平是马来半岛最多人参加南侨机工的地区;南洋侨领陈嘉庚的南益塑胶厂设在太平,他的员工很多是南侨机工,以及太平情况特殊,有4个民族成为南侨机工。
“太平有4个民族成为南侨机工,有个机工名叫王亚能,原名达拉星,是锡克族,印度人名为李青海,马来人名为马亚森。”
他希望太平的纪念碑,除了建碑,还能建造刻有南侨机工简史和名字的纪念墙,让机工名字永垂不朽。
资料档:逾千机工牺牲
南侨机工(又称南洋机工、南洋华侨年轻司机和汽车修理技工或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是指抗日战争期间,从东南亚(俗称“南洋”)回中华民国参加运输工作的爱国华侨。
1939年至1942年间,约有3200多名主要为华侨的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工人参加了南侨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补充了中国境内紧缺的卡车司机,为保障滇缅公路的国际运输线做出了贡献。
其中,有千余名机工牺牲。据统计,滇缅公路上超过1/3的运输车量是由南侨机工驾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