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1日讯)历史千帆过尽,总也留下斑斑痕迹。如何一纸传承,是民间文物修复的重大命题。
为保护民间纸质文物,乔治市世遗机构首办“纸质文物修复初阶工作坊”,教导有兴趣者及社团代表如何修纸。
历史悠久的宗庙组织、地缘性会馆,甚至一个家庭,都有非常丰富的纸本文物收藏,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史料。散落民间的文物,需靠民间的力量保修。
折痕导致纸张断裂
过往,人们对重要文件的保护法是“折起来收好”、“破了用胶纸粘”、“珍贵的纸就用层压技术(Laminate)”。原来这都大错特错!
世遗机构总经理洪敏芝指出,修复纸张最大的敌人是“酸性材料”,最大的原则是“可逆转性”。
“折痕易导致纸张断裂。没有专业技术,最基本要做到卷起来收藏,或使用无酸性的文件夹收藏。”
“许多书钉、胶纸、回形针、部分墨水是酸性物质,年月长久后会侵蚀纸质。至于可逆转性,则是对纸张做的任何修复,都可恢复原状,方便修改,因此修复纸张使用的粘帖质材,皆可溶于水。”
纸质修复专业在我国不普遍,不少修复质材需从日本、英国入口,因此成本颇高。例如楮纸(Kozo Paper),其高纤维组织与无酸性特质,是填补破纸的首选材料。
日本进口楮纸 成本一张RM20
世遗机构修复专员李妍霓指出,楮纸需从日本进口,一张A4大小的楮纸,成本就要逾20令吉。
“折起来收”的传统藏纸方式,却令旧张容易断裂,长辈再用各类胶纸粘补断裂处,久了胶纸侵蚀纸面,小心呵护却变二度伤害。相信不少上一代前辈的报生纸,都面对这类问题。
“黏很容易,拆可不容易啊!”
此外,李妍霓表示,被胶纸侵蚀的旧纸,要完好修复需至少30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