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人先贤命名的街道是华族为这片土地贡献的缩影,经华人多年的付出,国内不少路名皆以华人领袖命名,但当中以马来文标记的路牌较多。
在以马来文为国语的多元族群社会,大大的方体字,屹立在马路的中央,不得不说,确实非常吸睛,也足以让华族为傲。
譬如,在砂拉越诗巫就有一条以巫中双语标下的“黄乃裳路”。相比下,中文路牌在西马则甚是少见,但至少霹雳州实兆远的大街上,还有一条以垦荒之父林称美为名的“林称美路”。
无独有偶的是,无论是诗巫还是实兆远,这两个地区皆是在中国福州基督徒带动下发展的垦殖史,前者于1901年开垦,后者的发展则落在不远的1903年。
让后辈了解伟绩
《东方日报》记者访问曼绒卫理公会教区长兼牧师廖克明,透过文献的记载,终得以还原这条路的历史记忆,也让后辈了解林称美的丰功伟绩。
不难发现,黄乃裳与林称美同样来自福州,甚至在两地开垦关系上,有著很大的渊源。同时,更令人遐想,福州人在保留中文路牌名上,是否有著无限的执著。
廖克明指出,回顾福州人南来开垦的历史,就是以美以美教会牧师黄乃裳代表教会与砂拉越二代统治者查理布鲁克(Charles Brooke)于1900年7月签订《农垦合约》,才南移诗巫的。
“正因为诗巫垦荒的成功,英政府华人事务官海尔才在1903年1月18日向霹雳英政府献议,欲引进中国福州劳工,最终获得美以美教会的热烈回响。”
他续说,在1903年5月7日,该合约签订后,美以美教会就派遣牧师林称美与德籍牧师柳依美前往福州招募垦民,南渡实兆远开垦,因此,林称美对垦荒的贡献良多,垦荒之父实至名归。
带领福州人落户实兆远
按记载,在林称美与柳依美的带领下,第一批303名垦民乘保安号离开圣约翰岛,开启了前往实兆远的福州之路,并于9月9日抵达红土坎,改乘舢板至实兆远港口。
编者黄孟礼的《福州人·拓荒路》也提及第二批的60名垦民乘万兴源,于9月15日抵达实兆远垦场。
同时,这也意味著,当时在林称美的带动下,共有363名垦民前来开荒,并且暂以种植稻米为生。
至于教会为何优先考虑基督教,按编者钱进逸《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实兆远福州垦场百周年纪念特集1903-2003》的说法,那是因为当时基督教徒在中国无法享有崇拜自由。
因此,福州基督徒计划设立一个新的定居地,以便能自由信奉上帝。
资料档:设教堂办教会
回顾一代功臣林称美,字立敬,则是清季名望士子,生于1854年,曾任都古田县中村、丘地、卓堂等乡堂主理。1903年,他奉新加坡教区年议会委派,与柳依美北上赴闽募工,亲自带领信徒来开拓实兆远,创立教会。
除了在甘文阁设首间教堂,他也设立孤儿院,以教养贫苦的孩童。在1903年杪,他因身体欠佳而回国修养。复原后,他被聘为福州舱前山师范学校监学,共就任了5年之久,成绩卓著。
1913年,他搬家再度南下,在霹雳州红土坎新置的胶园内落户。尽管他已准备退休,以享暮年,不料因痢疾突发,一病不起,最终在1915年1月5日逝世,享年61岁。而他那随待在侧的夫人陈月簪,也在1949年4月1日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