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7日讯)寄生物“海虱”肆虐,海上养殖鱼又面临灾殃,业者为避其锋而不敢大量下放鱼苗,采取缩减生产量的方式来保业,并期望新一季的潮水流动能带来改变。
据指出,“海虱”肆虐槟威海上养殖鱼是于去年10月开始,遭殃的全是大鱼,因而让业者面对很大的亏损。
“海虱”是桡脚类下的鱼虱科生物,有近36种类,是水生的体外寄生虫,吃寄主的黏液、表皮组织及血液,尤其对饲养的鱼类造成很大的问题。
寄生物属咸水性
槟州养鱼公会主席许银添受访时说,这一波又一波的寄生物,会大量的寄生在鱼鳃内,引起鱼只呼吸困难及食欲不振,抵抗力变弱,日子久后,鱼也皮包骨,只剩一个大大的鱼头,鱼只被寄生物缠上后,死状很难看。
他说,这寄生物属咸水性,在淡水就无法生存,因此有业者就让鱼只浸在淡水中,以除掉这重重的寄生物。虽说此方法的确有效,但寄生物的繁殖快速,浸淡水法也赶不上寄生物繁殖量。
他指出,受海虱侵袭的红鱼、银昌最高死亡率;红皂鱼则是小鱼遭殃,斑类少部份影响,陆地池塘养殖的淡水金目鲈则平安无事。
串联水管转移目标
他希望农业部在农作操作流程上,可以确保完美的供应链,从饲料供应、鱼苗供应流程上,都要一层一层的管制,对养殖户才有保障,也才不会一昧的把茅头都对著海水。
据一些业者透露,鱼只遭寄生物侵犯后,渔业局闻报后不断到海上观察,并提供多项建议,可惜业者不大愿意跟随当局的方法,即用串连一起的水管,把两头绑在池边架上让它浮著,就可以让寄生物把目标转移至水管。
他说,当局鼓励用仪器来转移寄生物的目标、加强饲养鱼只的维他命C供给量、浸淡水来去除寄生物。这类寄生物的繁殖期是7天,所以它们的繁殖力很强,只有用切断寄生物繁殖链的方法才来快速解决问题。
该名业者也进一步说,根据当局透露,当初的二桥、现在的填海工程,都会间接影响潮水速度,并引来大量的寄生物等。这寄生物犹如空气中的疾病,会随著地理环境的稍为改变而产生变化或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