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2日讯)霹州武吉干当9所微型华小在2017年新学年的总学生人数仅有277人,不及区内十八丁培英华小的297人,与另一所新民华小的502名学生相比更是悬殊,其中大直农益华小学的最后一名学生,会否在新学年转校,更是引人关注。
武吉干当是国内数一数二最多华小的国会选区,数年前,该区11个新村各有一所华小,再加上另一所华小建在不列为新村的老港,一度多达12所华小,惟在2009年,区内的巴东牙也华小年迁往怡保翠林城,使该区只剩下11所华小。
在缺少理想的就业机会情况下,年轻人纷纷迁至城镇居住和谋生,人口的流失使当地仅剩的11所华小中,9所学校成为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另两所则是学生150名以上的郊区大型华小,即新板新民华小和十八丁培英华小。
3微校少于10人
在迈入2017年新学年后,虽然上述9所微型华小的预计学生人数总合达到297人,与2016年的273人相比,微增了4人,但其中3所的学生人数依然少于10人,即大直弄益华小学有1人、双溪罗丹华小3人,及阿逸德润毅成华小9人。
同时,另有两所微型华小的学生人数也在减少,分别是学生人数从19人减至14人的培智华小,及26人减至10余人的老港培智华小。
老港培智华小董事长马绍强受访时告知,老港是没有电供和自来水供应的海岛,由十八丁乘船需约半小时船程,并在百多年就有人定居,并开办培智华小。
全岛仅逾百人
他说,当地在70年代约有60户人家,人口数百人,后来人口迁离海岛,居住在太平和新板,至今只剩约30户,全岛只有百多人。
此外,双溪罗丹华小董事长钟德祥说,虽然该校去年有一名学生毕业,但今年也有一名新生报读,所以学生人数保持3名,即一名一年级男学生、一名三年级男学生及一名五年级的女学生。
他也表示,年轻人外流是该校学生人数减少的因素,但该校现阶段未计划迁校。
另外,针对校内只剩一名学生的大直农益华小学,其董事长蔡水来则指出,唯一学生温胜俊会否转校,尚未明朗化,另一吕姓家庭原本考虑将女儿送进该校就读,但至今日已确定不会将女儿送入该校。
巴东牙也无华小 学生到7公里外上学
巴东牙也新村目前是武吉干当国会选区唯一没有华小的新村,但家长宁愿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去学生人数较多的双溪吉隆华小,而非距离该村仅约3公里,学生人数少于10人的两所华小。
巴东牙也新村早前有一所巴东牙也华小,建于1953年,2008年最后一名印裔学生毕业后,因没有学生来源而于2009年迁校至翠林城。
然而,该村没有华小之后,家长却选择将他们的孩子送去7公里外的双溪吉隆启华小学,而非该村北上仅3公里的双溪罗丹华小,或南下仅3公里的阿逸德润毅成华小。
巴东牙也原校最后一任董事长邓振堂受询时说,目前该村如果有孩子适龄要上学,会选择送去双溪吉隆华小,家长认为该校学生较多,但该村目前仅剩20余户,人口少过百人,小孩也没几人。
邓振堂也进一步提到,巴东牙也华小迁至怡保新邦波赖翠林城后,蜕变成为一所在2017年将有约千名学生的大型华小,让他倍感宽慰。
邓振堂也表示,学校刚搬迁的前一二年的时候,每逢新学年开学,望到新村的旧校舍没有学生上课就会触景生情,令他倍感不自在。
“最近几年就已经慢慢习惯了村内没有学校的日子,新校董事成员告知学生人数越来越多,2017年就有约千名的学生,这消息令人相当宽慰学校得以重生。”
人口外流 大型华小人数下滑
武吉干当微型华小新生人数波动不大,但大型华小的2017年新生却有显著的下降。
在当地的两间较大型华小中,新板新民华小在2016年有562名学生,毕业生有110人,但是在2017年却只有50名新生,学生人数减少60人,新学年只剩502名学生。
至于十八丁的培英华小在2016年则有297名学生,62名毕业,2017年却只有35名新生,新学年的学生人数为270人,减少了27人。
新板新民华小董事长罗瑞荣表示,学生人数减少的因素,包括现代人生育率低,而且许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太平区的学校就读。
“这里很多年轻人外流至柔佛、吉隆坡等大城市谋生和定居,是因素之一。”
他说,明年的一年级学生肖虎,很多家长不选择在虎年生孩子,一般上龙年出生的学生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