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4日讯)非政府组织大马自然之友促请政府完全禁止捕抓、杀害及售卖蛙类,因为蛙类在生态系统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是保护农作物及控制虫害的好助手,甚至还会吃掉黑斑蚊卵及孑孓,协助减少骨痛热症及兹卡病毒等蚊症。
大马自然之友主席莫哈末依里斯今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人们非常需要蛙类来帮助控制昆虫的数量,因为蛙类是吃害虫的,如蚱蜢、蚊虫和苍蝇。每只蛙每天吃的虫可超过其体重(约200克)。
“蛙的蝌蚪吃水藻和植物,因此能帮助清理水道;有些种类还吃蚊虫的孑孓。研究已证实蝌蚪的确是吃黑斑蚊卵。”
他说,其实蚊虫通过传染疾病“夺命”,每年造成72万5000人死亡。我国仅在2015年就发生了近2万宗骨痛热症。
保护蛙类减害虫
“黑斑蚊除了传播兹卡病毒之外,还能传播黄热病、西尼罗热病、曲孔肯雅病、东方马脑炎,以及其他一些较少听闻的疾病。另外,我国在2012年就有发生疟蚊造成4725宗疟疾的报告。”
此外,他表示,为了控制这些疾病,我们必须保护蛙类。我国有两种稻田蛙,即海蛙及泽蛙,捕食许多稻田里吃稻禾的昆虫,而蛙则帮助人们消灭这些害虫,减少螟虫及飞虱的数量,也间接减少了昆虫传播的稻叶鞘纹枯病。由此可见,蛙实在是农民的好助手。
他也指出,蛙也是食物网的一部分,是某些鸟类、蝙蝠和蛇的食物。
“由于无节制地砍伐森林和环境污染,在我国蛙的数量已经减少到危险的边缘。蛙是双栖动物,环境里的化学毒素,不管是水里还是陆地上的,都很容易渗透蛙的皮肤。”
他指出,由于蛙在生态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马自然之友促请政府完全禁止捕抓、杀害及售卖蛙。
恐引发疾病 勿购买食用
大马自然之友主席莫哈末依里斯担忧,在巴刹所售卖的蛙类是否受化学物污染,尤其是破坏内分泌的化学物,这些物质可引发癌肿瘤、先天缺陷和其他发育方面的疾病,因此希望民众为了环境保育与自身健康,不要购买与食用蛙肉。
蛙类中俗称田鸡的虎皮蛙,又称虎纹蛙、虎斑蛙,是一种水生青蛙,属于蛙科的其中一种。
因其肉质细嫩似鸡肉,故而被称为田鸡。田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水分和少量脂肪,肉味鲜美,也是不少华人爱吃的餐上佳肴。
莫哈末依里斯说,据他了解,本地餐馆对蛙类的需求量大,在槟州部分巴刹像亚依淡及峇都兰樟巴刹就有售卖蛙只,许多捕蛙人会直接将蛙卖给餐馆。
他表示,巴刹的供应量不定,如果有卖蛙,也很快就被一般家庭主妇买去,由于我国没调查各种蛙类的数量,因此无从得知是否因为民众购买与进食导致数量大减。
他说,目前全球,科学家及生物学家发现一些蛙和蟾蜍离奇失踪,情况令人担心。他引述澳洲的麦克·泰勒教授的警告,指蛙类正走向绝种,环境已遭到破坏,可能把人类推向大灾难。
也有科学家报告指出,在许多国家,如美国、印度、日本和澳洲,即使在保留区,双栖类动物已大量减少甚至绝迹。
槟城消费者协会官员乌玛说,一般巴刹售卖一只活蛙或已处理的蛙只价格为20令吉,价格不便宜,但依然有很多人购买。
她呼吁民众勿再食用蛙肉,必须关注蛙类对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