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8日讯)高渊对面港居民近年来把对面港地名改为浮桥头,年轻一辈不知此名之来由,年老一辈追溯告知,以前有一条浮桥贯通对面港与高渊市区,桥头设在对面港,所以对面港又称为浮桥头。
这段居民靠浮桥过河的历史,原已被人遗忘,而年轻一代的高渊市民,对有浮桥之事也半信半疑。不仅年轻人对浮桥感到陌生,甚至年已近90岁的老市民,对是否有浮桥也唤不起记忆,只表示曾听父祖辈提起过,但他们却未曾目睹此座浮桥。
高渊吉辇河是否曾有过一座浮桥,大多数健在之老市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直到陈潮丰从一名收藏家手中获得数帧珍贵陈年老照,照片里的一座浮桥,背景里的地势风景,确实可证明是对面港,也证实了浮桥真的存在过。
从照片里可看出,浮桥以木板铺垫,也见到有人力车拉著货物从桥上经过,也可见到有舢舨载满糖蔗停在桥旁。
这座浮桥是在何年所建,据推测应是在高渊与吉辇区蔗糖业兴旺时期所建,年代应在1850年前后,而在1900年兴建火车桥时,这座浮桥还存在,并从老照片里可佐证。
至于浮桥何时被拆,今年88岁的老市民郑灿发受访时表示,他童年时并未在河边见过这座浮桥,因此相信浮桥在1920年前已被拆除。
他说,在他幼年时,依稀记得横跨吉辇河的是一座单向木板桥,以及一座火车桥,而居民要从高渊渡河去吉辇区,大多数是靠摆渡的舢舨。
“那时候,高渊的居民要过河,就要去到直落依卑尾端的河边,坐舢舨去到对岸,那时过河的摆渡费是半分钱,所以对岸也被人称为丁雅镭渡。”
郑灿发已故先父郑进宵在1926年创设“创成发”五金板栈,这间座落在高渊新路的老商号,在战前已拥有罗里与汽车,是高渊响当当的老招牌,见证了高渊130年的成长史。郑老先生在该处长大,一生为创成发打拼,至今仍老当益壮。
据他回溯,在1941年日军来侵时,英军撤退时把高渊的火车桥与木板桥炸沉,以阻日军之追击。而日军当时征用民夫,用木板来建火车桥,建好后,当火车一经过,木制的火车桥不堪负荷而坍塌,火车也掉到河里,令憎恨日军的高渊市民,在心里暗笑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