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扎丽哈指出,2024年8月发生在吉隆坡印度清真寺路(Jalan Masjid India)的地陷事件,主因并非石灰岩层结构坍塌,而是由老化污水管道腐蚀与土壤不稳定所造成。
她表示,以吉隆坡市政厅主导的调查小组联合公共工程局、英达丽水私人有限公司、大马矿物与地质科学局、大马工程师协会等机构一同展开了调查。
“根据调查小组对地质资料与土壤调查报告的分析结果,地陷地点位于肯尼山(Kenny Hills)地层之上,其基底为片麻岩(schist)。”
“至于石灰岩层(limestone),则位于更深处,约60至70公尺深。因此,这起地陷事件不能直接与石灰岩层的存在挂钩。”
扎丽哈今日于国会下议院回应砂盟丹戎马尼国会议员拿督尤索夫的提问时,如是指出。后者要求政府说明这起地陷事故的最新报告。
对此,她表示,小组给出导致地陷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化下水道管线因化学反应而腐蚀失效;地基不稳定。
“这两项因素造成了人行道下方的空洞,最终引发了此次地陷。”
她说,事件完整报告已于今年8月20日提呈至内阁审议。
“此外,隆市政厅将于今年底发布一份公开版特别报告,让民众了解真相,以释除大众对‘吉隆坡建立在脆弱石灰岩层上’的疑虑。”
“事发一年后,如今的印度清真寺路已恢复原貌,并重新成为热闹地区。近期的屠妖节庆典吸引了大量民众出席,显示公众已重新对该区域建立信心。”
她补充,接下来,联邦直辖区部计划将这份报告提交国会基础建设、交通与通讯特别遴选委员会。
“若能同时对比其他城市(如雪邦与乔治市)地陷事件的报告,将有助于建立更全面的全国防范策略,从而加强我国在基础设施安全方面的整体应对能力。”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