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华用信念告诉世界:老,不等于停下来,更不应该停下来。(图片提供/Harimau Run)

在多数人眼中,91岁的生活应该是安静、缓慢、坐在摇椅上看夕阳。但对王金华来说,人生还没到终点,他仍在奔跑。他用双脚与年龄对抗,也用信念告诉世界:老,不等于停下来,更不应该停下来。

“我从来不会说自己老,我只会说自己年纪大。”

在接受《东方日报》采访当天,王金华才刚完成一场3公里的义跑。他坐在草地旁的长椅上,脸上带著淡淡的笑容,身穿运动服、脚踏慢跑鞋,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奕奕,丝毫不见疲惫。

沿途不少民众看到他,纷纷上前称赞:“Uncle,你太厉害了!”他只是轻轻一笑,没有多说,仿佛这样的掌声与惊叹,早已是他日常的一部分。

王金华分享,自己至今每周仍会跑步两到三次,视天气而定,风雨无阻。他开始跑步的契机,得追溯到1987年,当时他已经53岁。原本是陪著太太去草场打太极,结果觉得太极节奏太慢、太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有一天我们在打太极时,刚好看到一群人在跑步。我就这样被吸引过去了,跟著他们一起跑,跑著跑著就习惯了。”

他笑著回忆,语气轻松自然,仿佛那是昨天才发生的事。

他分享,自己至今每周仍会跑步两到三次,视天气而定,风雨无阻。跑步的契机,追溯到1987年,当时他已经53岁。原本只是陪太太去草场打太极,但觉得太极节奏太慢、太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有一天我们在打太极时,刚好看到一群人在跑步,我就这样被吸引过去了,跟著他们一起跑,跑著跑著就习惯了。”

他笑著回忆,语气轻松自然,仿佛那是昨天才发生的事。从那时开始,他便一头栽进跑步世界,从短距离慢慢挑战10公里、半马(半程马拉松),甚至更长的距离。

他参加过无数场大小赛事,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1989年在槟城参加的一场21公里赛事,当时他荣获季军。这一成绩,成了他引以为傲的“人生小小高峰”;他坦言,跑步让他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晚年生活充满活力与温暖。

“我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会的语言不多,不然我会有更多朋友…”

自从太太在2018年离世后,王金华便一个人住在芙蓉。他育有两子两女,大儿子几年前因车祸过世,二儿子则在吉隆坡生活。

当问他为何不选择搬去吉隆坡与儿孙同住,他几乎没思考就摇头说:“不要,我在这里(芙蓉)有很多朋友,还可以出去跑步。”

他的生活节奏,不容轻易被打乱。除了固定跑步,他还在家门前种植菜园,有空时也会到附近餐室兜售纸巾。

“我只是想找点事情做,因为我太太过世后,不想让自己太常待在家里。”,虽然语气平静,却听得出话语背后仍藏著一份对伴侣的思念。

虽然已届91岁高龄,王金华思路清晰,记忆力也格外好。记者初次与他联系时仅自报姓氏,见面当天,他竟一开口就喊出记者的姓,令人惊讶。而提到太太的离世,他不但记得年份,连具体的日期都一清二楚——那个时刻,至今仍深深烙印在心。

谈到身体状况,他笑著说自己“没什么毛病”,至今没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也没有高胆固醇,“三高都没有,身体还很健康”。

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特别感恩上帝对自己的眷顾,尤其在这样的高龄,四肢依然灵活,不仅能自理生活,甚至还能自行开车,完全不需仰赖他人照顾。

“很多人都说我可以活到100岁。”,对于这样的赞美,他笑笑不多言,只淡淡地说,没有人能预测自己能活多久,但他相信自己“多五年不是问题”。

不过,对王金华来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质素。

“如果生命很长,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那样的日子我也不想要。”这句话说得平静,却直指人心。

对他而言,活著的意义,不只是呼吸,而是能动、能走、能跑,能够每天用双脚走出生活的节奏,用信念迎接每一个晨光。

九旬王金华往往成为马拉松最亮眼的风景线。 图片提供:Lee KY Lee
九旬王金华往往成为马拉松最亮眼的风景线。 图片提供:Lee KY Lee

至于自己的保健贴士,他则笑著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秘诀,“一切从简就好”。

不过度进补、不迷信偏方、不为年龄焦虑。他吃得简单、动得规律、心情放轻松,日子过得清清淡淡,却也实实在在。

他说,健康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年累月与身体好好相处的结果。正如他对人生的态度——少一点计较,多一点行动,日子自然就顺了起来。

现在只为挑战自己

王金华笑说,自己年轻时根本没什么时间去运动,更别说跑步了。那时他在巴刹帮忙推菜、搬货,每天凌晨就得开始劳动,一直到日落才收工。

“那时候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健康,”他回忆道。

但也正因为那样长年累月的体力活,无形中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如今,他的体能与耐力,或许正是从那段“每天都在流汗”的岁月里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

不过,他的体力也并非没有受到年龄的影响。

他坦言,在50多岁时,自己几乎是“跑不累”的状态,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日常训练,都充满干劲,但当年龄跨过60岁,体力开始明显下滑,速度慢了,恢复时间也拉长,有一度,他真的想过放弃。

“跑不动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会想,是不是差不多该停了?”

那段时间,他经常陷入拉扯——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年纪大了”,该接受自然老去;但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又不愿就此停下脚步,他形容这是一场与自己较劲的拉锯战。

“后来我想通了,我可以慢下来,但我不要停下来。跑快跑慢没关系,重要的是,我还在动,而且我现在不和任何人比赛,我只会和自己比赛。”

这样的信念支撑他一路跑到91岁,他用行动证明,运动不一定只是为了强壮或竞赛,更是一种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一种对生命节奏的回应。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BUDI95系统交易出现干扰 Petron解释因Wi-Fi问题所致

国内

(吉隆坡1日讯讯)位于柔佛巴西古当一家Petron油站在执行昌明慈悯RON 95燃油补贴计划(BUDI 95)时,系统出...

阅读全文

第二财长:Budi95开跑 4天销售额突破9100万

国内

(吉隆坡1日讯)财政部第二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沙指出,昌明慈悯RON 95燃油补贴计划(BUDI 95)在启动短短4天内...

阅读全文

黄日昇:预算案应照顾B40和M40 促调高个人所得税减免至1万2000

国内

(吉隆坡1日讯)马华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日昇促请政府,在即将公布的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在持续照顾B4...

阅读全文

布城11区国小一校获英国T4教育 颁发世界最佳学校奖

国内

(布城1日讯)教育部宣布,布城11区国小(一)校为国增光,被英国T4教育评选的2025年“世界最佳学校奖”(健康生活支持...

阅读全文
图取自《阳光日报》

沙比里:我始终效忠巫统 从未离开政坛

国内

(莎阿南1日讯)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强调,尽管他近来较少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或评论时事,但他从未离开政治舞台。他指出...

阅读全文

反驳杨巧双抨马华比国大党糟糕 黄子轩促关注DRT和残奥会课题

国内

(吉隆坡1 日讯)马华青年团中委黄子轩呼吁行动党领袖放下“政治玻璃心”,不要把善意的提醒当成恶意的攻击,更不要把沉默与忠...

阅读全文

伊党公开羞辱民政党 社青团:今日刘华才,明日魏家祥

国内

(吉隆坡1日讯)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全国总团长吴家良指出,槟州伊党领袖公开“指示”民政党以本身党徽上阵,已充分显示国盟内部根...

阅读全文

安华誓言铲除贪污 优先锁定“大鱼”

国内

(吉隆坡1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承诺,政府将在未来几年内彻底清除马来西亚的贪污腐败,并将优先追查“大鱼”(贪官巨鳄)。安...

阅读全文
杨巧双回应政府将青年的年龄定义下调至30岁所引起争议时说,国会早在2019年就通过《2019年青年社团及发展(修正)法案》,而身为一名部长必须尊重国会决定,如果实施后出现问题才进行修正。

【独家】青年定义下调30岁势在必行 杨巧双:若有问题再修法

国内

(吉隆坡1日讯)“这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决定,但却必须实施。”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针对政府将青年的...

阅读全文
民主行动党副秘书长杨巧双认为,年轻群体中普遍存在强烈的“反建制”情绪,无论由哪个政党来执政,都会面临年轻选民的抵触。

【独家】杨巧双:年轻群体普遍“反建制” 无论谁执政都面临UNDI18冲击

国内

(吉隆坡1日讯)民主行动党副秘书长杨巧双表示,年轻群体中普遍存在强烈的“反建制”,无论由哪个政党来担任政府,都会面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