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该部已完成《垂直学校发展规划指南》的制定,其中涵盖学生监管与安全等多项学校设计原则,相关指南将于近期提呈内阁讨论。
他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回答土团党大港区国会议员拿督慕斯利敏的提问时说,该指南明确列出高楼垂直学校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自然环境、个体性、吸引力和无障碍。
他指出,指南还涵盖多个要素,例如安全和组织结构、噪音控制和体育设施配置等。
黄家和说,教育部在制定高楼学校的发展计划时,已考量多方面因素,包括儿童安全问题。
“发展高楼学校建议考量了3大方面。首先是学生安全、垂直活动、特殊需求学生的无障碍通行、情感和社交福祉、以及对休闲空间的获取等。其次则是技术方面,例如音响效果、隔音、自然采光和通风、紧急通道、建筑结构安全和建筑维护。”
他补充,相关考量也涵盖分层管理的因素,例如与分层产权相关的问题。
黄家和还表示,高楼学校是在高密度城市地区发展教育机构的一项创新方式,目的是以垂直方式优化有限的空间使用。
他说,教育部建议采用3种主要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专用于教育的地段上建设学校。
“第二种模式结合社区设施,例如诊所和图书馆。而第三种模式则与住宅及商业项目整合。”
他指出,这一构想强调学生安全、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无障碍需求、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及高效的建筑管理。
“垂直学校的实施情况将根据教育部和技术机构的评估,尤其是在居民超过一百万的地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